针对北方各地的钢铁行业采暖季错峰生产,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它对钢铁价格和PPI的影响。
对此,刘满平分析,从供给侧来看,由于多个城市的钢铁行业大幅度错峰生产,确实会导致钢铁供应量的减少;从需求侧来看,房地产行业是钢铁的大用户,房地产投资的减速也会导致需求的减少,所以钢铁供需关系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
在供给侧,根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取暖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限产将使钢铁行业供给有所收缩,预计将影响生铁产量3500万吨左右,影响粗钢产量4000万吨左右,市场将呈现供给偏紧的格局。
在需求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8%,增速比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今年以来最低值。
“预计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冬季开工不便的季节因素综合影响,11月和12月的房地产投资速度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不会出现很大反弹。这也意味着钢铁的需求将明显回落。”刘满平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10月份,全国粗钢产量7236万吨,平均日产粗钢233.42万吨,环比下降2.5%,降至近5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出口钢材498万吨,进口钢材95万吨,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418万吨,环比增长3.2%;受预期上升影响,钢材价格呈现小幅上涨走势。
因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判,在11月15日之后,在钢材市场需求、供给均会有所回落的情况下,供需将基本保持平稳,钢价仍是小幅波动走势。
“钢价小幅温和上涨是大概率事件,经过大半年的市场预期消化之后,此前有些市场机构担心的钢铁行业采暖季错峰生产导致钢铁价格大幅上涨并将传导到PPI,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刘满平分析。
钢铁行业利润稳步向好“错峰生产会对个别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但就行业而言,行业的赢利情况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许召元分析,取缔地条钢和钢铁去产能的推进,大大减少了市场供给,而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稳步运行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为钢铁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需求环境,所以钢铁行业的利润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向好。
截至10月31日,29家上市钢铁企业全部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据统计,2017年1月-9月份,在29家上市钢企中,27家实现了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正,23家钢企实现了同比连续盈利,除1家钢企外,22家钢企都实现了盈利同比增长;*ST华菱、韶钢松山、八一钢铁、*ST钒钛四家钢企实现了同比扭亏为盈;西宁特钢、*ST重钢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和-8.82 亿元,亏损额同比减少。
按净利润排行,宝钢股份以净利润116.68亿元居于净利润排行榜榜首,排在第二位的鞍钢股份净利润为32.85亿元,与宝钢股份相差 83.83亿元;按净利润率排行,三钢闽光以15.65%的净利润率排行榜首,方大特钢位列第二,为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