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供应端支撑外,中国的强劲需求也为铜博士价格上涨增添了增长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二季度GDP增速达6.9%,表明经济继续企稳;同时,工业产出、固定投资等数据也表现稳健,6月数据全线超预期。产业需求方面,中国夏季高温天气亦催生了对空调铜管的强劲需求。
花旗在7月份报告中指出,铜价未来走向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密切相关。预计2017年下半年,由于电网升级和车辆销售,中国对铜的需求会出现3%-4%的适度增长,供应缺口会促使铜价攀升到6000美元/吨以上,并在2017年结束前有可能达到7000美元/吨的高峰。
此外,受益于供给侧改革预期影响最大的品种——铝,也成为有色金属中的“明星”品种,不仅受到国内多家证券研究所密集推介,其产业链亦受到广泛关注。
国信期货有色资深分析师顾冯达表示,今年以来,有色金属价格重心整体上移,其中铝价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主要因国家环保及去产能政策加码预期较浓。
据顾冯达介绍,按照《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发改办产业(2017)656号文的时间要求,眼下已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专项抽查的节点时期,下半年政策上可能比上半年更有实质性,但具体影响需要评估政策力度。
作为全球最大的铝产业基地——山东地区,正加大推进供给侧改革政策力度,龙头企业魏桥铝业、信发铝业开始响应国家清理电解铝违规违建工作的政策,陆续关停公司内的违规产能。据了解,信发已经关停其厂内违规电解铝产能约53万吨,魏桥计划减产140万吨违规产能,其中包括316KA的电解槽累计60多万吨,未来更多减产进程尚待观察。
有色料分化
未来,有色还能“红”多久?
“从宏观角度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变化,以及美元指数走势将是主导未来有色金属走势的关键因素。”曹洋表示。
从品种自身基本面来看,车红云表示,未来,有色金属的供应将会存在一定的瓶颈,对此市场上的分歧较小,这也是支撑有色商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不过,未来主导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将回到消费上面,即全面经济是否能摆脱目前的复苏阶段进入上涨阶段。
展望后市,车红云认为,从周期因素方面看,有色金属价格的最低点已显现,中长期而言,价格将会继续上行。但从短期来讲,因有色价格上涨过快,下游消费已受到抑制,价格出现回落的可能性将会加大,尤其是在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仍处在去金融杠杆的情况下。
曹洋表示,短期来看,宏观利多因素将继续存在,铝需要观察供给侧去产能政策的推进与落地情况,铅、锌等则需要观察环保督查对供给的抑制情况,三季度国内政策环境对有色价格有一定支撑,只要需求不出现明显走弱,有色价格或会维持震荡偏强。当然,中长期需要观察宏观经济转好在微观层面的映射及可持续性,如果下游需求走弱,而价格回升又刺激供给扩增的话,价格将会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操作上,短期投资者可维持偏多思路,中长线则建议选择观望或等待右侧做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