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高风险偏好板块出现明显回调;与此同时,6月份金融数据较好,使得以大金融为代表的大盘、低市盈率指数表现较好,上证50再创阶段新高。不过,这并未激发小盘股跟随表现,且创业板因中报业绩风险因素触发,接连走出下跌行情。在大金融的支撑下,A股市场顽强守住了3200点关口,预计短线市场风格仍将偏向绩优低估值板块。
多因素支撑 金融股崛起
上周,保险、银行、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盘中反复活跃,对指数盘中维稳作用明显。上周,29个中信一级行业中,仅有7个行业实现累计上涨,而银行、非银行金融行业牢牢占据前两名的位置,分别累计上涨6.08%和3.02%;此外,建筑、家电、钢铁、食品饮料和石油石化板块也实现上涨。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在更长时间区间内,近1个月以来,涨幅最大的是金融风格指数,涨幅最小的是消费风格指数。近3个月以来,涨幅最大的是金融风格指数(9.58%),涨幅最小的是成长风格指数。
对于金融股的崛起,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指出,上涨因素在于经济需求平稳和流动性预期宽松。首先,央行公布的2017年6月金融统计数据,不仅显示出融资需求仍较强,且在融资方式层面,受金融去杠杆趋严影响,同业业务收缩,投融资需求逐渐回归表内,带动近期信贷增速提高。其次,月初公布的PMI数据表明经济仍有一定韧性,需求维持稳定状态。此外,央行本周流动性资金的投放,给市场带来流动性宽松预期。
监管趋严 风格难切换
而金融板块崛起的背后,是计算机、传媒、通信等成长股集中区域的明显回调,上述三个行业的上周跌幅位居前三位,分别累计下跌4.19%、3.81%和3.23%。由此,上周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3.12%,再度刷新阶段高点;而创业板指却累计下跌4.9%,二八分化严重,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格局。
对于当前风格上的急剧分化,一方面是投资逻辑生变所致,另一方面是估值差距收窄的客观表现。
方正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任泽平指出,今年股票市场主要是两个逻辑:一是在需求稳定经济L型下的产能周期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经济增长“新5%”比“旧8%”好,二是IPO提速打击炒壳纳入MSCI等制度环境变革引发的估值体系重构。由此,小票估值回归,大票修复折价。价值投资复兴,回归基本面研究。
今年股市结构性牛市中的家电、钢铁、煤炭、化工、造纸、银行、保险等大涨的板块均是供给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逻辑。任泽平指出,银行保险也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金融去杠杆,中小银行缩表,利好大型银行提升市占率;治理万能险,新兴保险扩张放缓,传统大保险公司提升市占率。
估值方面,兴业证券测算,从市盈率角度来看,当前非银行金融行业PE在23倍左右,相当于历史均值的67.63%;银行板块PE在7.03倍,相当于历史均值的52.54%;建筑板块PE为18.45倍,相当于历史均值的74.26%。从市净率角度,银行板块PB为1.00倍,相当于历史均值的50.82%;非银行金融的PB是2.18倍,相当于历史均值的65.78%;建筑板块的PB是1.97倍,相当于历史均值的93.99%。
绩优低估值受关注
对于投资配置,投资者宜放低预期,重点关注绩优低估值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