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慧解释说,5月上旬,美国中西部的强降水曾引发部分产区墒情过量和运输问题,一度令大豆和玉米播种进度放缓,成熟小麦的质量令人堪忧。5月下旬随着天气前景改善,大豆和玉米的播种进度明显加速,同时有助于大平原冬麦收割的进度,令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CBOT玉米期价单日下挫2%,CBOT豆期价应声下跌至14个月低位,虽然CBOT小麦期价保持相对强势,但也回吐了大部分涨幅。可见,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割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将影响市场对农作物的产量前景预期,从而激发市场对相关农作物期货价格的炒作热情。6月份以后,大豆、玉米生长期天气和小麦收割期天气变化仍将被市场所关注,大豆、玉米期价仍将呈现明显的天气市特征,小麦的收割进展仍将受到天气变化的干扰。
国内来看,目前全国春播已过五成,进度总体正常,但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象露头,春播受阻,进度慢于上年同期。截至5月5日,东北四省区农作物播种已播31.2%,同比慢4.9个百分点。华北黄淮和西北春播过六成,进度同比略慢。截至5月5日,华北黄淮春播已完成60.6%,同比慢1.8个百分点。
毕慧分析认为,干旱不利于春玉米和大豆等旱地作物播种,一度推动国产大豆期价反弹超过2%。进入6月份以后,国内大豆和玉米生长还将受到天气变化的干扰,天气炒作仍是主旋律。
“天气财”要看气象脸色
在资本市场尤其是商品期货市场,投资人士常常念叨“工业品看需求,农产品看供给”,而天气作为影响供应的主要因素,历来是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一大参照指标。历史上,不乏有人在厄尔尼诺爆发甚至炒作期间大发“天气财”。
李晓威经统计后分析,2009-2010年天气炒作期间,白糖上涨了1700元/吨,咖啡价格上涨了一倍,印尼天然橡胶上涨了158%,马来和大商所棕榈油价格上涨均超过30%,镍平均上涨了10.3%。1997-1998年厄尔尼诺期间,咖啡涨幅超过200%,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上涨了130%。目前处于厄尔尼诺初期,对相关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提振作用有待观察,后期对于白糖、咖啡、可可、棉花、橡胶以及部分有色金属等品种的资金关注将会逐渐增多,加上橡胶和铜受品种基本面和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高峰来临前表现一般,但随着厄尔尼诺天气的发展,后期行情值得期待。
在天气炒作影响期货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如何把握相关品种投资?
李晓威认为,对行情影响最大的是厄尔尼诺气象真正爆发。理论上,恶劣天气发生后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产量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供需、依靠水电等行业的工业设施和原材料等都将造成一定影响,而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和部分工业品价格也将得到一定提升,对应的投资品种必然会引起市场资金追捧。例如玉米、豆类油脂、橡胶、白糖、咖啡、棕榈油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等品种,以及橡胶、基本金属等工业用品所对应的期货和股票的投资价值将有更充分的体现。但部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品种对天气炒作的反应可能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