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期货 >> 交易提示 >> 正文
4月17日期货交易提示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4-17 11:23:43 点击数:
分享到:

“从3月份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进口增速依旧保持1月份以来的高位。”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较高增长,有多方面原因:其一,季节性因素,2017年春节假期跨1月至2月,这可能使得在春节假期之后进口大宗商品集中到港,而3月份是传统的工业制造业旺季,大宗原材料进口季节性爆发也较合理;其二,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滞后效应有关,经过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我国煤炭存在较大缺口,3月份煤炭价格处于高位,刺激煤炭继续大量进口,而国内铁矿石矿山大量关闭使得进口铁矿石需求保持旺盛;其三,与国内战略储备有关,这主要体现在原油层面。

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指出,国内经济企稳预期加强,特别是基建投入增加,使得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特别是工业品需求上升。同时,一季度原油价格表现良好,市场对于部分商品后市运行相对乐观,为避免之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提前备货,造成进口量增加。此外,朝鲜局势紧张,市场担忧之后海运受阻,因此加大了进口量。

至于原油和铁矿石这两大品种的大幅度增长,业内人士补充解释,原油进口增加还得益于民营炼厂获得了新的进口配额,对海外原油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铁矿石进口增加则是由于国产矿石生产成本攀升,导致很多企业纷纷增加对海外相对便宜的矿石的购买量。

华泰期货黑色商品分析师许惠敏指出,铁矿石方面,国内港口有1.3亿吨天量库存。今年的港口库存结构和2014年非常相似。在2014年,这一数据突破了1亿吨关键位置,当年矿价由130美元/吨跌倒70美元/吨。

久违的“中国因素”

“中国因素”历来都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关键词。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一是基本金属及矿石,如铜、镍、铁矿石等;二是农产品,如大豆、玉米;三是能源化工产品,如石油、煤炭、PTA、天然气等。

机构统计显示,2002年至2012年,在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发力影响下,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大牛市。期间,大宗商品市场上“中国时刻”、“中国价格”现象显著。

大宗商品市场的“中国因素”,自2003年中国启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起就一直存在,直至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对大宗商品需求下降,才终结商品的牛市。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一季度,大宗工业原材料进口增加和价格强势反弹也是“中国因素”的体现。

高盛集团指出,中国需求强劲(疲软)等同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已成为大宗商品市场显而易见的关系。有交易员表示,中国需求的变化,对铜、石油、棉花、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影响很大。中国需求增长如果放慢几个基点,投资者可能就撤回押在大宗商品上的数千亿美元资金。

虽然今年一季度中国需求回暖对于商品价格无疑是重大提振,但中国需求回暖的可持续性仍有待检验。黄李强指出,虽一些经济指标连续几个月上涨,但国内经济增速始终在放缓,说明国内经济仍处于下滑之中,实体企业需求并没有明显好转。一旦价格上涨过快,下游和终端难以向下转嫁成本,大宗商品上涨将会受阻。

“从产业链基本面来看,进口铁矿石持续大幅增长,已经导致铁矿石港口库存突破历史新高,这给未来铁矿石过剩带来隐患。而煤炭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补库周期的结束,以及先进煤炭产能的稳定释放产量,都意味着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未来高速增长的大宗商品进口是不可持续的。”程小勇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价格是由供需来决定的,中国需求向好并不一定能决定价格上涨。目前全球很多商品供应仍过剩,例如原油,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复苏并不能单独支撑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