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成交额大幅减少,期货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资金流出农产品和能化板块,小幅流入金属板块,商品期货资金总计流出金额约2.47亿元。股指期货IH下跌、IF与IC上涨,成交活跃度降低。从盘面上看,有色品种铝上涨1.38%,镍下跌2.01%;黑色系热卷上涨1.42%;农产品板块豆一、菜油跌幅逾3%;能化板块全线飘绿,PTA领跌。股指市场资金流出约16.29亿元,维持振荡格局。
国泰君安:商品普跌但经济未现颓势
上周高频数据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原油领跌.3月以来,WTI原油价格跌破50,累计跌10.4%,铁矿石跌8.9%,螺纹钢跌5.6%,铜价跌2.6%,玻璃跌9%,橡胶跌6.7%,甲醇跌10.4%,PTA跌9.9%。
大宗普跌受国际原油大跌影响(和供给有关),也和前期大宗上涨较多有关,没有证据显示经济转弱,维持一季度GDP达7%判断.3月以来,高频数据有三个亮点:发电耗煤增速高达22.8%,BDI指数持续攀升,从2月底的859上升至3月10日的1086,水泥价格由跌转涨,连涨两周。
通胀压力短期缓解。2月CPI仅0.8%,3月以来食品价格继续下跌,叠加原油等大宗普跌,预计通胀压力短期缓解。
下游:商品房销售增速仍低。近期多地房地产销售升温,但从高频数据来看并不明显,3月1-9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31.3%,降幅较去年12月(-22.7%)有所扩大,这和2016年3月的高基数有关(当时销售非常火爆)。一线(-21.7%),二线(-37.3%),三线(-26.1%)。截至3月5日当周,100城成交土地占地面积同比-4.1%,1-2月增速有所下滑,不过3月样本仍太少,土地市场情况需进一步关注,两会提到要建立长效机制,预计土地供应会适度增加;土地成交溢价率42%,高于1-2月的30%。汽车数据仍是2月的,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乘用车零售同比0%。
中游:发电耗煤强劲,水泥价格上涨,螺纹钢和化工品等下跌.3月1-10日,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累计同比22.8%,较去年1-2月(15.7%)继续回升,经济热度仍较好。1-2月月,粗钢产量同比9.4%(高于12月的7%)。受去产能和环境治理影响,高炉开工率仍然偏低,3月10日,高炉开工率为75.6%,在75附近徘徊。螺纹钢库存下降,3月10日,螺纹钢库存同比增速为26.1%,连续三周下滑。经过2月大涨后,3月以来,螺纹钢价格跌5.6%,旺季逐步到来,水泥价格连续2周上涨,3月以来涨约1%。化工品普跌,橡胶跌6.7%,甲醇跌10.4%,PTA跌9.9%。
上游:WTI原油跌破50,铁矿和铜价同步下跌,BDI指数大涨.3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原油价格领跌,WTI原油价格跌破50,累计跌10.4%。铁矿石价格上涨也持续回调,连跌4周,DCE铁矿石主力合约3月以来累计下跌8.9%,上期所铜价3月以来跌2.6%。BDI指数持续攀升,从2月底的859上升至3月10日的1086.
价格:3月以来食品价格继续下跌。商务部高频数据显示,2月3~3月3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连跌4周,3月3日当周下跌1.2%(该指数基本回到年初水平)。猪肉蔬菜等普遍下跌,3月10日,22省市猪肉平均价格报24.52元/kg,3月以来跌3%,猪粮比9.45仍较高,农业部重点检测的28种蔬菜批发价格3月以来平均下滑2.4%。
货币:国债利率升,资金利率震荡,人民币震荡。受美3月加息预期升温影响,美债利率大幅攀升,叠加MPA考核等,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本周上升6BP至3.42%。本周资金价格先升后降,7天利率与上周末基本持平,报2.74%。受美元震荡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震荡,人民币即期汇率最新报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