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针对主办券商的执业质量评价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新三板的主办券商不但将被分类评级,不合规的行为甚至面临扣分。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就在该办法实施前夜,新三板列出了针对券商的35项负面行为清单,涵盖受理材料、申请挂牌、内核、督导、做市等诸多方面业务。
新三板实施主办券商制度已两年多,但主办券商在执业过程中出现大量未明确违反规则,但表现为执业质量低下的行为,反映出主办券商管理层合规意识薄弱、从业人员经验不足、执业态度不严谨等问题。“随着挂牌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券商工作量也不断增加,对主办券商进行执业质量评价、加强监管,有助于市场健康发展。”某券商场外市场部负责人谭林对导报记者表示。
目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主办券商只有91家,但截至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已逾6300家。以此计算,每家券商平均督导70家企业,工作量大了难免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加强监管无疑有利于提高券商的服务质量。然而,不少券商却深感压力大增。在他们看来,“执业质量评价特别是负面行为清单给主办券商带来了很大影响,以申报材料环节的负面行为为例,这无疑会延长挂牌时间,此外,很多券商将面临缺人手的局面。”
监管趋严
“监管”成了近来证券市场的热门词汇,上证所、新三板即在近期内不断发出强烈的监管信号———仅仅在3月份,上证所就对343起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了调查,新三板则在3月25日连向9家挂牌企业发出年报问询函,随后在股转系统官网发布《自律监管措施信息表》。这一切说明,从严治市的时代已经到来。
“监管一定是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未来沪伦通、深港通等逐步开放,证券市场将经历不断改革的过程,但监管肯定是首要任务。”武汉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如此认为。
对新三板市场而言,监管力度也在日趋加大。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已有超过100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披露2015年年报,而就在年报披露期间,股转系统于3月25日一天时间里对9家挂牌公司发出问询函,问询了这些挂牌公司年报多处财务问题,并特别对九鼎投资等3家私募企业的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和投资收益相关问题提出质询,要求其按照问询函要求对相关问题予以说明,并及时报送股转系统。
“接到问询函的公司,大多存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现金流量分析数据准确性、股权激励计划等问题。”知情人士介绍说。比如,恒业世纪因年报中第五大客户———上海松江飞繁消防设备公司的营收金额远超第一大客户,且无法在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中查询到该客户而收到年报问询函;易点天下因收购事项及收入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及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等问题收到问询函;朗铭海川因高管变动、大额个人借款及公允价值负值等问题被问询;达仁资管则存在发行募集资金、投资收益、关联交易、年报披露不准确、基金产品合并等问题。
导报记者注意到,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日前在“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暨首届机构峰会”上透露,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层制将于5月初正式实施。他同时表示要加强监管,不能为了活跃市场而活跃市场。而4月正式实施的主办券商执业评价将在分层制实行之前开始对券商的行为进行监管,这将为新三板未来更多制度的落地奠定基础。今后,新三板的发展将从单纯追求数量转而向重质重量推进。
压力陡增
据了解,纳入质量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券商执业质量负面行为记录,被采取监管措施、纪律处分以及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等情况。可以说,执业质量评价系统的“扣点”范围十分广泛,不但约见谈话、出具警示函、限制证券账户交易、通报批评、限制甚至终止从事相关业务等逐级扣点增多,还有负面行为记录的制约,券商一味追求数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而35项负面行为清单则涵盖了推荐挂牌业务、挂牌后督导、交易管理业务以及综合管理业务等方面。在推荐挂牌方面,受理材料、申请主体、申请材料、内核、挂牌都被提出了严格要求,比如,申报文件形式与内容存在文件错传、漏传,披露文件存在财务数据、单位错误以及披露文件存在3处以上的文字错误等都不被允许。“前期新三板市场扩张期间,券商人手不够、企业从业人员资质不足,为了推项目追求数量,在申报材料时候出现很多低级错误,甚至经常出现股票代码写错、日期写错,所以股转系统容忍不了。”谭林说。
值得注意的是,督导工作中的负面行为似乎是券商目前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相关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市场就有几千份更正公告,而关于挂牌企业的年报问询函更是在近日出现在了新三板官网上。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券商持续督导的压力正在大大增加,不少券商面临人力不足和持续督导费用待提高等问题。
事实上,股转系统此前公布的2015年监管工作情况指出,当前各类市场主体的诸多违法违规行为已带有明显的“主观故意”,作为监管者要高度警惕,并称“加强监管已是新三板的日常性工作,是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绝不会因市场形势而出现松紧变化,各市场主体莫将包容当纵容”。
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制度、规则将更加系统化。统计显示,2015年全年,股转系统共对44家挂牌公司、35名挂牌公司董监高、1193个投资者账户(1238次)、31家主办券商(35次)、2家做市商、1家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累计1351次;对未按期披露年报的1家公司实施摘牌。
此外,还及时向证监会移交涉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大股东违规减持等涉嫌违法违规的案件数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