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的不断复苏,美联储呈现放缓加息脚步的态势,加上全球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维持温和态度,这些因素促使全球股指在经历了最惨烈的1月(创7年来最大月度跌幅)之后得以反弹。而且对中国25年来最慢经济增速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的担忧也有所缓解。彭博社数据显示,MSCI全球指数自2月11日的低点已经上涨了12%。

不过,考虑到相对较低的企业盈利预期,一些基金经理依然对这波上涨态势的持续性感到怀疑。尽管全球企业的盈利预期在3月份略有增长,但相比2007年的记录高点仍低出15%。巴克莱旗下财富管理部门(伦敦)投资策略主管的William Hobbs表示,分析师们只有看见有足够证据证明经济活动开始改善,才会上调对企业的预期。
Hobbs还指出,“要想确认一个经济体是否是牛市,股价上涨的同时应该伴随着企业收益预期的上调。根据预测,一些市场的企业盈利开始有所恢复,但从净额基准来看,它们还处于负数。分析师可能还需要一些更令人信服的证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有足够证据证明清白之前,世界经济还是有罪的。”
今年一季度,股市过山车行情不断上演。在过去一个月,从巴西到俄罗斯这些市场接二连三地进入牛市,这与年初前3周的全球暴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时总市值为27万亿美元的40多个股票市场进入熊市。通常来说,交易员会将一个市场从熊市低点反弹20%以上称为进入牛市,反之亦然。
当然,市场的担忧情绪并没有完全消退: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不断攀升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石油市场的供过于求。然而,Hobbs表示巴克莱银行认为2016年相比去年,“略微明朗的经济”将成为全年的主基调。可见,分析师对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Hobbs还说道,“四月初的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显然非常重要,因为这与全球市场的收益预期有很大关系,这可能会消除一部分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