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推进中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正在加快三地经济与生活的全面融合,金融作为拉动三地产业一体化的重要“引导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关键。去年以来,各大银行纷纷成立协同发展小组及各地分支机构,抢滩京津冀战略,在输血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努力探索银行、企业、政府间的“多赢”之路。
扎根北京的华夏银行由于在京津冀地区积累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具备着资源整合的先天优势。记者了解到,该行今年以来,把握优势抢先发力,通过建立“名单制”进行项目储备,通过信贷支持与贴心、灵活并具创新特色的金融服务领跑同业,为京津冀企业迁移输送金流,实现了助力实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授信+供应链金融 助力产业升级
首钢搬迁可视作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迁移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将企业总部和研发实体落户北京园区,生产制造环节放在曹妃甸园区成为首都钢铁公司实现“前店后厂”、打造河北产业发展延伸腹地的优化升级举措。但另一方面,搬迁未动,资金需先行,迁安、曹妃甸等项目的实施涉及厂房建设、生产线安装以及技术升级等一系列工程,资金难题成为项目实施的拦路虎。
据首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华夏银行了解项目需求后,对首钢北京地区制造线外迁的项目给予了有力支持。截至2015年9月末,该行已为首钢总公司配置授信总额70.6亿元,根本上保障了首钢的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京津冀一体化多个基建项目,今年9月,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与金隅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向其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将对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推进。事实上,自2007年8月起,华夏银行就开始为金隅的水泥板块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多年来,通过批量开发核心客户上、下游企业,成为金隅股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合作银行。
输血+特色服务 拉动三地经济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位,重要迁出地河北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将成为商品市场新的集聚发展地区。今年以来,廊坊、高碑店、保定、石家庄等多个商贸城、批发城项目都已陆续开工建设。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河北高碑店外迁项目,是北京新发地外埠投资项目中规模最大、综合服务最完善的农副产品物流园。记者了解到,为保证该项目顺利落实,华夏银行给予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授信支持3亿元,催化了新发地项目的顺利落地及投入使用,为激活当地经济,建立特色产业区夯实了资金基础。
事实上,除了新发地市场的外迁项目,华夏银行还为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开辟专项额度,发放了7亿元的固定资产贷款。保证了类似项目的如期搬迁与异地重建安置。
而除了资金支持,针对搬迁市场中的商户,华夏银行研究制定了包括租金贷、TPOS、发行联名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个性化、灵活的金融服务助力大商圈,用产品服务小商户。据了解,截至9月17日,华夏银行小企业特色产品租金贷业务,在白沟国际箱包批发市场实现用信客户271户,贷款余额3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京津冀联动发展不但需要政府和企业携手攻城克艰,也需要金融机构持续输血,盘活局面。华夏银行多策并举,与三地企业、政府达成多赢局面,在催化企业项目落地的同时,也为渗透京津冀优质商业网络先发布局,在整合金融资源,拉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道路上保持着明显领跑优势。(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