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24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抛售狂潮甚至将标准普尔500指数推入近四年来首次修正。年初至今,该指数的跌幅已经高达8%。单就8月份,标普500指数下跌9%。
下跌的股市通常会损害消费者信心,致使投资账户迅速萎缩,吓人的标题占据媒体头版头条。不过,股市通常并不能反映经济的实际情况,而且大多数的普通人也不会被股市的短期下跌伤害。
因而,面对股市大地震,投资者无需太过惊慌,主要有五大原因:
这不是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再现: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要比现在糟糕的多,倘若政府不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可能结果比我们所看到的还要糟糕。但是,现如今的情况和当时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2008年,美国的大型银行身处破产边缘,如今这些银行的形势良好;2008年,美国数百万房屋所有者背负无力偿还的抵押贷款;不过,痛定思痛,受利于慎重贷款,借款人变得更稳定。此外,自2008年以来,为防止悲剧重演,美国政府针对国内银行体系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华尔街经常会抱怨监管举措过于严苛。但是,实际上,这些改革举措让美国银行体系变得更安全,不似2008年那样易受恐慌冲击。花旗集团的经济学家指出,熊市不可能持续存在。
美国经济形势看起来很不错: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没有过去那么快,但是仍在稳定增长。单就今年,企业就已新增就业150万,在过去5年内新增就业1160万。消费者正在增加支出,房地产市场走在“上坡路”上,而汽车销量则身处最强劲的一年。根据Moody’s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美国经济坠入新一轮衰退的风险仅有8%。通常,股市下跌并不会引发衰退,只能反映出市场对现实经济的担忧情绪。
在过去6年内股市仍大幅上涨:牛市反弹自2009年3月份就已开始。自那时起,标普500指数已经上涨187%——绝对是巨额反弹。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8%的跌幅根本就不算什么。
如果情况真变糟了,美联储会插手:部分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全球股市的暴跌,从中国股市开始,表明投资者面对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很难保持冷静。即便真有非常不好的事情发生,美联储也有可以遏制破坏蔓延的工具。正如每一位投资者所知道的那样,美联储已经反复暗示很快将宣布加息。同样,美联储可以推迟加息,还可以重启量化宽松。
便宜货将具体化。华尔街的交易者们已经在寻找那些股价已经下跌至正常水平之下且有可能大幅反弹的股票和其他资产。欧洲和日本的股市或许会被首先抢购,因为他们的央行回归大规模刺激举措的可能性要比美联储的更大。当然,现在可能还不到“低价买入”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总会到来的。如果你一直惶恐不安,就永远不会注意到它的到来。(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