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互联网+”革命,本质就是软件革命,就是软件正在吃掉世界;手机App也是软件
软件正在吃掉整个世界,是Marc Andreessen先生的深刻洞察,作为Netscape的创始人以及投资了Facebook等大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人,Andreessen在2011年提出,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我们很轻易就能列出来一大堆在各个行业如雷贯耳的名字:Amazon(图书)、iTunes Store(音乐)、Zynga(游戏)、Pixar(电影)、Skype(通信)、LinkedIn(猎头)等等,而在惊异于他们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在本质上都是软件公司(很多人通过互联网公用该软件,手机应用App也就是软件)。
从微观和宏观来观察。一方面,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包括锻炼(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出行(地图软件、路况导航)、工作(办公软件、邮件系统)、社交(即时通讯)、饮食(网络支付)、娱乐(网络视频、音乐)等方方面面,都有软件的身影;另一方面,大到国家层面,包括政府工作(电子政务系统)、国防(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军队),也都越来越离不开软件的参与。
1、 中软国际代表了互联网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10年之际,伟大的总设计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在硬件层面即体现为摩尔定律:由于技术进步,电脑的性能每18个月就会翻一倍。而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迅速膨胀的性能,则有赖于软件工程师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本届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互联网+”,希望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模式,消灭传统行业的低效环节。而“互联网+”在根本上依赖于 “软件+”,若没有“多快好省”的软件服务,“互联网+”也就只有A股市场的诸如“匹凸匹”、“壶联网”之类的概念和泡沫,并不能落到实处。中软国际在年报中称自己为“互联网+掘金者的‘送水人’”,而以港股控的观点来看,称其为“互联网+”浪潮的‘人才提供商’”似乎更能体现这一变革的划时代意义。
举例说,截至2015.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89亿,公司主要合作方阿里巴巴于2012年正式将阿里YunOS投入商用,面向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车联网等多种智能终端。而公司则为阿里提供云迁移及运维服务,与阿里一起在多省份的“数字互联网城市”战略合作中引导云业务的设计和落地。物联网离不开云计算对智能终端发出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而云计算最终也由软件发展水平决定。
这一时代的“互联网+”、“物联网+”两大浪潮,都离不开软件实施的落地。中软作为软件服务的提供商,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2、 中软代表了互联网时代先进模式的前进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文化,即为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中软与腾讯、华为、阿里、微软等大批国内外优质企业展开合作,即是这一文化的最好注脚。
(1) 与腾讯:“摇钱树”游戏 + “新蓝海”金融
中软一直以来都为腾讯提供IT服务,近来更是成为腾讯游戏最大的IT服务供应商。游戏部门作为占腾讯总收入60%以上的最主要利润中心,双方在这一领域协作的成功建立互信,使得腾讯在筹建微众银行IT系统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软国际。巩固游戏产业、进军互联网金融,腾讯帝国的扩张也需要中软提供软件层面的支持。
(2) 与华为:借势硬件巨头,快速提升
2012年,中软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2014年,二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软成为华为的企业业务金牌代理;2015.5中软国际与华为、武汉奋进技术签订工业4.0合作协议,华为将提供敏捷物联网方案,中软国际聚焦上层智慧应用,武汉奋进提供底层物联网感测器和工业机器人(行情300024,咨询)技术。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不断深入,将借此在“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家信息化战略背景下实现快速增长。
(3) 与阿里:共同推进云计算,卡位“物联网时代”
正如前述,中软与阿里在云计算系统展开合作,对物联网时代最为基础的云计算技术进行卡位,在软件层面支持阿里在政务云、智能终端联网等方面的布局。
(4) 与微软:收购Catapult,提供高端云服务
公司于2013年底收购为微软提供软件服务的catapult,开始与微软展开合作,2014年开始的“解决方案即服务”、“内联网即服务”、“混合云即服务”等业务开展良好,短期内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加速助推器。
3、 中软代表了互联网时代最广大程序员的根本利益
“解放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改革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愿景。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目标正在逐渐由中软实现。公司的JointForce平台,正如它的中文名“解放”一样,正在为新时代生产力的解放和人民群众的富裕做出巨大贡献。JointForce为软件开发众包平台,于2014.12公测,目前平台注册开发者用户超3.7万人,非公司员工人数超1万人,注册企业超200家,尝试发包企业超40家。仅以中软为例,公司员工2.5万人,在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下,平均有10%员工处于闲置,JF平台在公司内部上线后,提高了7.7%人员使用率、8.4%整体项目提交毛利,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为优秀程序员发挥自身能力提供可能。在未来,优秀的程序员完全可能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存在,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地点都由自己决定,在家也能完成任务包,为发包企业创造价值同时获得收入。这将完全颠覆软件行业的现有业态,未来中软希望能向企业和开发者双方收取少量费用来获得盈利。
据我们草根了解,在深圳已经出现,刚毕业的工程师的薪酬,已经比刚毕业的金融分析师高。这是好事,因为工程师正在实实在在地做互联网+改变世界!
我们判断这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大概率会成功,这遵循的是与淘宝发迹相似的逻辑。淘宝以C2C业务起家,就因为两个C端均为长尾用户,淘宝提供了一个撮合的平台匹配两端需求。目前的软件开发业态,一方面是供给端的程序员在传统的公司坐班模式和开发流程下经常会出现闲置,另一方面是需求端的大量长尾企业需要企业级应用,但又不需要维持自身的IT部门或聘请较大的外部团队进行开发,中软的JF平台则提供了软件开发业的匹配长尾需求的解决方案。为最广大程序员群众带来收入、为最广大长尾企业提供软件的模式,其成功一定是历史的必然。
4、软件梦也是中国梦。软件正在席卷世界,中国互联网也正在经历巨大变革,这一近7亿用户的互联网大国,诞生了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其规模较之对标的国际公司(百度之于Google、阿里之于Amazon、腾讯之于Facebook)丝毫不落下风。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20家互联网公司中,美国11家、中国9家,不相伯仲。中国内部网络需求的旺盛和互联网软件工程师人才红利,奠定了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企业、中国工程师走向世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