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的的BAT三巨头中,目前它们的排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腾讯送出的最新财报表现很抢眼,微信用户人数突破8亿人,2016年4-6月纯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6.8%,增至107.37亿元,同时销售额也大幅增长52.3%至356.91亿元,创季度最高纪录。
此外,腾讯以游戏为主体的业务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9%至256.8亿元,而广告业务销售额增长60%至65.32亿元。
在这样好业绩的加持下,腾讯目前的市值已经达到了2490亿美元,高于阿里巴巴的2460亿美元,而这个超越也让他们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腾讯业绩超预期 上市12年累计暴升260倍
腾讯第二季度业绩在移动游戏、网络广告等业务板块增长均超过大行预期,支付业务收入的迅速增长令人惊喜,高盛、美银美林、瑞信等投行均维持腾讯“买入”、“跑赢大市”评级,并调升目标价。其中最看好腾讯的美银美林将其目标价升至238港元。
支付业务的交易额显著增长
在腾讯二季度财报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板块为包含支付服务和云服务在内的其他业务,同比增长275%,至34.79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机构分析师向智通财经透露,腾讯总裁刘炽平在17日晚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目前云计算业务和支付业务均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云计算业务的毛利率较低,有时甚至为负。但云计算业务已经在持续推动公司收入增长,公司会不断加大对云计算的投入,以加快这项业务的发展步伐。
支付业务方面,刘炽平称,公司没有想过在这项业务上赚太多钱,只是希望它为腾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但令公司感到高兴的是,支付业务不仅没有出现亏损,反而增长迅速。第二季度腾讯支付业务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呈现显著增长的态势。
来自预期之外的支付业务收入攀升提高了投资机构对腾讯盈利能力的信心。18日,瑞信称,支付及云服务有望为腾讯未来收入提供更多多元化,对腾讯评级则维持“跑赢大市”,上调目标价至232港元。
高盛也在其研报中表示,腾讯次季业绩胜预期,基于预期移动游戏及支付业务收入增加,决定将其目标价由205上调至214元,维持“买入”评级。
游戏产品差异化战略获成效
作为腾讯的强项,游戏业务在二季度表现依旧强劲。财报显示,网络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2%,至171.24亿元,占总收入48%。其中智能手机游戏的收入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114%,占网络游戏收入的56%。
随着整体手游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腾讯手机游戏业务吸金能力也愈加凸显。智通财经获悉,腾讯第二季度移动游戏收入增长更多来自于付费用户数量的增长,而不是ARPU值(用户平均收入).
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在上述电话会议中表示,付费用户数量增长说明游戏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取得成效,一方面在移动设备上用户转换率更高;另一方面一些游戏不仅备受好评,还吸引大量付费玩家来贡献收入。
对于巨资收购芬兰手游巨头Supercell之后的下一步战略,刘炽平称,腾讯与Supercell建立合作后,能加速全行业的创新步伐,创建极佳的用户体验,进而从海外市场获取更多份额。腾讯对中国玩家行为很了解,而Supercell则十分熟悉发展中国家游戏市场的情况,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对方发展,实现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