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行业供求和煤价预期:当前行业主要矛盾在需求端,2016年下游行业无法看到明显改善,煤价或持续低位盘整,不排除继续下行的可能。预计宽松政策仍延续,在“稳增长”和房地产去化政策持续发力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将会加速,房地产投资有所企稳,需求端能有所企稳和改善。
行业策略:我们认为2016 年煤炭行业仍然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周期的大拐点和煤炭行业供求关系的大拐点还看不到,煤价缺乏向上的逻辑和弹性,需求继续恶化下煤价不排除继续下行。总的来说,股价大幅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重点关注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方面政策的落实情况,把握行业阶段性反弹机会。
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现有的国改框架下,无法解决煤炭行业的整体景气问题,只有看到,高层的决心,可操作的措施,充足的改革配套基金,供给侧改革的效果才值得期待。
推荐组合:国企改革主线推荐盘江股份(600395);供给侧改革主线建议适当关注西山煤电(000983)、大同煤业(601001)和神火股份(000933);转型主线:煤电一体化方向主线推荐露天煤业(002128),煤化一体化方向关注中煤能源(601898)和宝泰隆(601011);供应链平台方向建议关注瑞茂通(600180)和山煤国际(600546);完全转型方向建议关注梅安森(300275)和新大洲A(000571)。
一、从策略角度来讲,“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从“主题投资”的角度加以讨论,无关乎市场趋势的判断,我们对市场趋势还是维持相对谨慎的观点;
二、从可得的信息来看,可以明确的是,在高层计划中,至少目前还没有改变态度的是,2016年是“出清”的大年,可以预判春节前后仍会有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陆续出台,至于说“出清”的意愿,能不能全年推进下去,或者有实质性的效果,需要边走边看;
三、2016年可能是一个拼家底厚实程度的年份。相对2015年来讲,2016年是货币政策的“小年”,是财政政策的“大年”;
四、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理论上是需要“减税”的配合,我们预计春节前后,或有配套的“减税”政策出台,效果怎样、需要进一步观察;
五、从海外经验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案例。我们以日本1974年的“减量经营”为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资本市场表现:1974初、周期性行业具有十分明显的“拐点”特征,前提是改革出现实质性效果,从纯主题的股价推动到基本面盈利的改善推动;②刚开始时周期类板块由1973年的下降趋势逐步过度到齐涨的格局,自1974年起,行业指数出现分化;③“减量经营”对板块的影响的时间不会太长,至多1-2个季度,之后行业之间、公司个股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④我们选取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两家公司,1974年9月至1975年中,股价均显著上涨,而随后经历了一年多的震荡。
国金石化郭一凡
一、关注炼油和PTA行业产能出清。随着炼油能力快速增长和需求放缓,炼油行业已进入产能过剩阶段,预计2016年中国总炼油能力达到7.2亿吨,行业开工率维持70%的低位。随着油品质量升级,炼油行业去产能拉开序幕,预计今年淘汰落后产能2100万吨。去产能有利于优质的大型炼油企业,上海石化、中国石化。PTA行业在多年亏损后,进入产能出清阶段,行业有望逐步走出低谷,关注恒逸石化。
二、国际原油市场进入产能出清阶段,油价阶段性机会将是今年石化行业最值得关注的机会。对油价判断:2016年全年整体油价前低后高,3-4月份原油价格压力最大。下半年石油市场供需态势好转,油价有望上涨,高点预计为50美元。油价反弹推荐标的:海外投资公司,新潮实业,洲际油气;炼油和PTA,上海石化和恒逸石化;同时关注油服公司。
三、调价带来天然气市场拐点,预计2016年天然气需求增速由2015年3%上升到8%。关注优质燃气公司,天壕环境;lNG贸易产业链中天能源。
国金钢铁杨件
一、供给侧改革政策超预期
我们认为截止目前,政策目标基本符合预期,但进度和力度强于预期。
两条政策出台:工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开征、国务院提钢铁去产能1-1.5亿吨。按我们此前测算(钢铁每年200亿元左右),相当于每年去掉4000-5000万吨,按照3年左右时间段,即相当于1.5亿吨,因此符合预期。除总理多次站台外,国务院高度重视,超市场预期;此外,包括配套资金出台、职工安置措施指导等措施的出台速度也很快,进度和执行力也超预期。
二、去产能1-1.5亿吨对行业影响非常大
目前粗钢产能10.5亿吨左右,全行业产能利用率78%左右,去产能1.5亿吨相当于14%左右,产能利用率提升14个点,达到非常高的景气状况(至少85%以上)。
假设年需求下降2-3%的背景下,测算2016年行业产能利用率影响不大,但2017年会有非常大的提高,预计达到2010年左右的景气度。彼时宝钢ROE 13%,行业平均吨钢净利150元/吨左右。
按目前的逻辑及微观推理,我们预计2016年底开始,基本面将出现显著改善迹象。
三、去产能两条途径
我们判断会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即中央分配指标,结合各省市的行业供需情况、钢企经营情况等合理分配。背后的推动力主要两点:一是企业经营状况够差,存在去产能必要性;二是地方政府有甩掉包袱的意愿。
目前政策主要在中央层面,判断后期将逐步落地,主要关注三个问题:资金何时到位、不良资产处理的政策指引,再往后关注企业层面的执行情况。
四、微观企业层面的进展
近期调研武钢、马钢等,企业层面已经做好准备,等待中央资金到位,如武钢下半年已经出台人员分流措施,地方政府和钢厂的资金已经到位,目前补贴规模是2000-3000元/人,力度较大。马钢也有20万元买断工龄的说法。预计资金到位后,企业层面讲较快推进。
五、看好华菱钢铁、首钢股份
华菱钢铁吨钢市值最小,相当于行业盈利单位改善后,对应公司PE的弹性在行业中最大。首钢股份剔除北汽股权后,吨钢市值和华菱接近;此外,首钢股份存在转型预期(国企改革和资产证券化)。
市场对钢铁关注度非常高,但参与度仍不高。机构普遍仍少量参与,重仓的仍不多。部分历史上操作周期股较少的机构,也主动参与本轮行情。
国金地产胡华如
“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是与刺激购房需求、解除房产交易约束相对应的概念,重点关注的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升,更多作用于房企,鼓励企业创新和盈利模式升级。
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就是高库存和结构性失衡:我们预计16年房地产库存在60-70亿平米之间,按13年销售峰值(商品房13亿平米),去化周期为4.6-5.4年。第二是部分区域高杠杆推动下的高溢价: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大幅增长,推动部分区域房产的高溢价。第三是开发变现的高成本和持有转让的低成本:万科1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而营业税金及附加就有132亿,开发商税费负担较重,而针对持有环节的房产税基本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