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渴望收益有保障,本息安全成投资理财稀缺资源
2015年,对中国金融发展而言注定是不同凡响的一年,各项改革政策集中落地、执行,影响立竿见影;但对投资者尤其是购买理财的人群而言,却也是记忆深刻的一年,只不过这种记忆多了一丝苦涩:理财产品本息安全成了最让人纠结的问题。小马金融通过对网络投资理财者的抽样调查,发现理财本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安全投资标的问题。受经济下行发展形势影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发展速度放缓,资产市场出现罕见的“优质资产荒”,进而影响到理财资产标的性价比。这不但加大了理财收益的持续下降幅度,同时很多找不到合适标的理财平台降低标的门槛,导致很多不符合理财安全标准的资产“粉墨登场”,最终导致众多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
第二,安全运营执行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尤其是P2P这块,很多P2P平台没有严格按照业内规则发展和运营。设立资金池、拆解募集期、相关投资标的信息选择性呈现、混售其他种类理财、融资用途用在非中小微企业发展渠道、单项目融资额度过大等等。
第三,安全收益保障问题。这主要是指那些原本承诺保本保息的理财平台或者产品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都无法兑现承诺,投资者轻则本金有一定幅度亏损,重则所投资平台直接跑路、导致本金“血本无归”。
超越行业标准,“小马模式”成为互联网金融安全运营风向标
上述三方面问题不但是投资者的心病,也成了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相关部门痛下决心拿出“杀手锏”——12月28日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一些安全隐患作出了指导说明,限期相关P2P平台整改。
该系列政策一出台,让很多投资者和P2P从业者立马想到了以安全运营著称互联网金融的小马金融。早在成立之初,小马金融就与包商银行合作,投资资金全部由该行存管,目前符合这个要求只有极少数P2P平台。这一“先见之明”目前已被政府监管部门纳入这次出台的指导政策中——银行存管资金成为所有P2P平台的标配。为了最大化保障投资者权益,小马金融又和天安财险强强合作,针对投资者的每一笔投资都投保,做到直接兑付保障,真正做到自我要求高于目前国家相关标准。自成立以来,小马金融一直提倡并呼吁坚守P2P本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专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这类实体经济,严格审控融资企业、控制合理标的融资额、融资期,坚决杜绝拆标、错配、自融等不合规现象。小马金融的这些有益实践目前在国家出台的P2P监管细则中都得以明文体现和要求。这也再次验证了“小马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安全运营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