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邦制药公司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事件:2015年10月30日晚,公司公布201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收入28.69亿元,同比增84.27%,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51.76%。
点评:
三季度业绩增速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收入28.69亿元,同比增84.27%,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51.76%。此前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1.99亿元,考虑到4季度为公司旺季,我们认为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单季度来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4.02%,符合预期。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40.32%,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24.02%。假设2015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4%,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可达2.03亿元,符合我们的全年业绩预期。
三项费用率环比下降,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第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4.29%,环比上季度下降0.4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7.56%,环比上季度下降0.1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40%,环比上季度下降0.42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的下降,表明随着公司运营规模的逐步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以医疗服务为主业,外延+内生双轮驱动。公司目前拥有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药工业三大板块,根据2015年中报数据,三大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67%、17%、16%,毛利润占比分别为34%、18%、47%。公司虽然医疗服务的收入和利润占比不算高,但我们认为通过控制医院终端掌握大量省级代理权是公司医药商业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医院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内生增速维持20%左右,另一方面外延预期较强。我们认为,公司立足医疗服务,可以横向扩张,也可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战略定位合理,将逐步发挥协同效应,未来成长性较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假设中肽生化2016年1月并表,按照15.88亿股计算,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的EPS分别为0.13元、0.21元、0.25元,同比增长37%、66%、21%。我们认为合理股价为17.00元,对应2015-2017年PE分别为131、81、68倍,给予“买入”评级。
主要不确定因素:标政策趋严风险,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和业绩具有不确定性。
华润万东:三季报符合预期,收入和净利润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均高速增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7.85%,高于半年报12.87%的增速,净利润2532万元,同比增速81.19%,均保持较高增速。鱼跃医疗(40.75 +0.54%,咨询)入主后,民营机制提高了万东的管理效率、经营效率、销售效率,经营成本下降,净利率上升到4.85%,但仍然较低,随着经营持续改善,未来提升空间大。
定向增发项目已于10月16日向证监会递交了非公开发现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公司6月公告的非公开发行计划,拟以35.26元/股的价格发行2496万股,对7名对象募集总金额不超过8.8亿元,对象包括实际控制人吴光明、云峰新创、盛宇投资、朱雀投资、西藏瑞华、宋文雷以及1.4亿金额的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员工持股计划涉及56名主要高管和核心员工。募投资金主要用于高性能DR、MRI、CT影像诊断设备产业化、医学影像云平台、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大股东参与定增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利益一致,有利于释放经营效率。
给予推荐评级。预计15-17年EPS为0.17、0.35、0.51元,随着鱼跃医疗入主后的积极改造,公司经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短期看公司整合后的经营效率提升,中期看不阿里合作的万里云,长期看DR、MRI销量提升、各项产品市场品牌的重建,但短期估值仍然较高,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公司内部整合经营效率改善低于预期、不阿里合作的万里云进度缓慢、第三方影像中心扩张速度不及预期等
和佳股份:聚焦三大医疗产业,打造两大医疗资源平台
前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12.0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34,251.09万元下降50.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5.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89%。受三季度业绩拖累,前9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67.8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75,812.81万元下降15.62%;前9个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66.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07%。
“3+2”战略布局坚定:公司从微波治疗仪起步,自成立以来,一直精耕于国内医疗设备市场,近几年开始进行外延布局,已形成“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平台、融资租赁平台”(3+2)业务布局。
血液净化喜获大订单:2015年8月,珠海弘陞与中京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销售合同》,合作对方中京大健康欲引进珠海弘陞1500套HF-400血液净化装置,价值人民币3.75亿元,在全国多家医院建立血液净化中心,开展血液净化解毒治疗。
康复产业首次布局:公司于2015年4月与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就投资建立营利性康复医院的合作事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郑医管理公司占康复医院的20%股权。通过该项合作,康复医院可以承接转诊来的病人,解决病源问题,同时也有公立医院品牌背书。其次综合医院也可以通过及时转诊病人提高医院的周转率,降低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5-2016年公司收入8.60亿、11.43亿,实现净利润2.00亿,2.66亿,EPS0.24、0.33,对应2015-2016年PE为95.0倍、70.7倍。虽然公司由于第三季度的医院整体建设项目确认收入延后造成业绩波动,我们依然看好公司在康复医疗、血液净化以及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布局,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医院整体建设订单延后及进展缓慢风险;(2)康复医院建设放缓及接受度低的风险;(3)汇医在线推广困难风险;(4)应收账款收取风险;(5)血液净化领域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