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瓦锡兰合资公司完成二冲程柴油机业务收购
2014年7月,瓦锡兰集团与中船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合作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负责接管瓦锡兰二冲程发动机业务;中船集团(通过旗下中船投资发展)持有新合资公司70%股权、瓦锡兰持股30%,新合资公司注册地瑞士,原有二冲程发动机业务的管理团队保持不变,合资公司拥有瓦锡兰二冲程发动机技术的所有权。今年1月,瓦锡兰公告,中船集团通过与瓦锡兰成立的合资公司最终完成了对瓦锡兰旗下二冲程发动机业务的收购。
全球船用柴油机三大技术(德国曼恩、芬兰瓦锡兰和日本三菱),其中瓦锡兰船用低速柴油机(二冲程柴油机)技术全球市场份额在25%左右,其要继续提升全球份额、与世界最大造船集团中船集团合资是双赢选择。
收购和被收购 中船弹性最大
我们判断,广船国际将成为中船集团军、民总装的大平台;从中国船舶的角度出发,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被收购(民船总装资产被广船整合)、收购(中国船舶很可能重回动力装备板块,将对集团旗下中速机资产、柴油机研发资产进行整合);我们维持中船弹性最大的判断,维持50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北部湾旅
北部湾旅:变更募投项目 调配运力进军蓬长航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旷实
事件:
北部湾旅(603869.CH/人民币16.13,未有评级)拟以“新建2艘360座高档客船项目”替换原IPO募投项目“新建350座高速客船项目”,“新建350座高速客船项目”终止。
变更原因:
1、原项目计划2016年建成后投入北涠航线运营,但是由于近年来涠洲岛客流不断增长,航线运力不足,公司先后将“新绎1”和“新绎3”(2015年4月3日调入北涠航线)高速客船从烟台航线调往北涠航线,因此北涠航线运力缺口已经补足,而烟台航线现时没有合适的船舶运营。
2、公司发现高档客船比高速客船更适合运营蓬长航线,因此公司决定将新建2艘360座高档客船投入蓬长航线的运营,并替换“新建350座高速客船项目”作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点评:
1、国内海洋旅游逐渐兴起,滨海游、海岛游等新型旅游形式潜力巨大。国内海洋旅游运输业已初具规模,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目前已经涌现了海南岛、涠洲岛、舟山群岛、长岛、湄洲岛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旅游岛,基本形成了以滨海观光为主,康体疗养、休闲度假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为从事海洋旅游运输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北涠航线、蓬长航线等优质的航线资源和客流资源为公司未来发展创造成长空间。北部湾旅作为目前北海-涠洲岛旅游航线、烟台-长岛旅游航线唯一运营商、北海-海口旅游航线两家运营商之一,对区域市场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定价能力。北部湾旅主要从事海洋旅游运输业务、旅游服务和能源运输,2014年1-9月海洋旅游运输收入1.9亿元,占比近80%,主要运营北海-涠洲岛、北海-海口、烟台-长岛、蓬莱-长岛等4条海洋旅游航线。公司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新绎国旅经营旅游服务,2014年1-9月收入3,630万,占比近15%,能源运输等其他收入占比较小。
3、涠洲岛旅游业发展迅速,近五年公司运送游客数量平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公司积极调配资源补足运力缺口。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东南面北部湾海域中,涠洲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度假资源丰富,是国家5A级景区。公司也通过与外部旅行社、OTA、航空公司等旅游企业合作,使涠洲岛旅游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未来远程的游客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4、新项目将提升蓬长航线运营能力,有望复制北涠航线的成功模式。烟台长岛在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中排名第六,其天然资源禀赋十分优秀。国内知名的5A级景点“蓬莱阁”距长岛仅有30分钟左右的海上航程,2014年长岛县游客量达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旅游综合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1.8%,已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基础。公司2013年6月进入蓬长旅游航线运营,目前已有三家企业运营该航线,但船型老化设施简陋,公司计划实施“新造2艘360座高档客船项目”,能够全面提升公司在蓬长航线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档次,并通过旗下旅行社向全国营销网络推广蓬莱、长岛旅游产品,提升公司在烟台海洋旅游上的竞争力。
5、投资建议:公司当前市值34.88亿,根据万得一致预期,北部湾旅2015-2017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28、0.32、0.36元。近期股市整体回调,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民营机制和后续产业链扩张潜力,建议重点关注。
厦门港务
厦门港务:估值依然吸引 调高至“收集”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一帆
厦门主要港口的吞吐量符合我们预期。根据交通部数据,在2014年前9个月,厦门主要港口累计集装箱吞吐量为6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6%;累计一般货物吞吐量为1.5052亿吨,同比增长6.9%;累计外贸货物吞吐量为7,585万吨,同比增长11.0%。
公司公布其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0.9%。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70元。收入为28.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8%。收入主要由集装箱业务和交易业务推动。由于新增码头的贡献,公司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9.7%至349万标准箱。
调整2014-2016年盈利预测。基于2014年上半年业绩以及预期新增码头会贡献额外吞吐量,我们上调公司2014-2016年盈利预测。2014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上调至3.87亿元,4.20亿元以及4.55亿元人民币。
上调至“收集”评级及上调目标价至2.60港元。当前股价交易在11.6倍2014年市盈率。如果与同业比较,该估值依然较低。并且,我们认为新增码头的吞吐量增长潜力令人期待。因此,我们上调投资评级至“收集”并且上调目标价至2.60港元,相当于14.3倍,13.0倍和12.0倍2014-2016年预测市盈率。
天津港
天津港:受益自贸区+京津冀战略的港务龙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瞿永忠,刘攀,王滔
投资要点:
公司是北方港口龙头,作为天津港集团核心A股上市公司,未来会充分受益集团业务创新及资产整合发展战略,盈利向上弹性空间可观;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天津自贸区审批有望落地兑现,提振公司未来发展预期,建议积极关注,重点推介。
报告摘要:
北方港口龙头,未来会充分受益集团创新发展及资产整合。天津港地处环渤海核心位置,2013年完成吞吐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1300万TEU,天津港股份拥有集团50%左右的优良资产业务,A股上市公司资源和业务利润占据集团整体利润的一半,未来会充分受益集团业务创新(销售业务、金融业务、综合物流服务业务和集装箱)及资产整合(新建业务成熟后注入或集团整体资产整合)推进,盈利向上弹性空间可期。
港口进入平稳发展,改革和装卸费率提升是内生增长关键。国家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贸业务受到影响,未来国际贸易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整体看未来港口行业吞吐增速会维持在个位数;国内港口装卸费率相对处于海外的1/4-1/3,随着未来竞争合作格局稳定,仍有上行空间,另外一个潜在催化行业盈利改善的是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都有望促进行业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向好。
天津自贸区和京津冀两大战略提振未来发展预期。国家高层形成共识加速推进自贸区战略背景下,作为北方的经济和航运中心,天津自贸区落地可期,未来创新特色或在金融领域(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受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进,北京会强化首都功能,天津作为两个核心之一,未来有望承接更多的功能定位。
预计2014-16年净利润分别为11.7,13.0和14.5亿元,同比增长9.7%,10.7%和11.7%,对应EPS分别为0.70,0.77和0.86元,对应当前股价为27.5x14PE和24.9x15PE,估值高于可参照港口,考虑到天津自贸区有望近期获批落地以及未来资产整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上海佳豪
上海佳豪:签署大额天然气合同 拓展能源分销市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军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近日,上海佳豪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沃金天然气与福建宁德利拓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天然气购销合同》,合同约定天然气销售总量为20 万吨,按目前市场价计算,合同总价值约为10 亿元。
事件评论
天然气销售业务拓展加速,切入能源分销市场。本次天然气销售合同价值10亿,是2013 年营收4 倍,期限四年,主要给宁德一工业园供气,需求稳定10万方/天以上,毛利率约20%,估算新增利润约3000 万元/年。除此次合同外,上半年公司已经切入多个工业能源需求市场,预计未来天然气市场拓展将显著提速。
看好上海佳豪发展前景,已形成能源分销、船舶海工和LNG 动力内河船舶三大核心增长极。具体分析如下: 能源分销业务发展迅速,关联公司直接进口海外LNG 保证低价气源供应。
目前主要是两部分业务:加气站以及工业气体销售,未来或利用集团实力进一步拓展。a)加气站建设迅速铺开并向上海以外区域发展,加气对象正由单一出租车延伸至船舶、公交车、重卡;b)工业气体合同能源管理渗透率提高。c)关联公司持续参与海外低价LNG 进口,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
船舶海工业务在手订单充足。设计和EPC 业务在手订单超过17 亿元,净利率约5%,将显著增厚业绩。目前业务模式是上市公司承接EPC 业务并承担设计业务,大津重工负责实际具体制造,协同效益突出。
LNG 动力内河船舶业务加速拓展。草根调研了解,财政部鼓励政策于5月出台后,刺激各路资本(发动机企业、政府、造船企业等)进入该行业,未来几年内河船舶将大发展。公司目前主要通过两途径参与:1)参股公司绿色动力承接EPC 业务和船舶运营等业务;2)参股公司大连玉柴承接LNG 发动机制造业务。明年或贡献显著收益。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此次合同以及绿动调整,上调业绩,预计2014-16年EPS 分别为0.28、0.70、0.97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5、22、16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绿动业务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海峡股份
海峡股份:主业确认反转 海洋大旅游前景可期 股价空间打开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彦丰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14年公司完成营收5.95亿,同比增长11%,实现归母净利润8279万,合EPS0.19元,同比下降2.9%。
评论
14年业绩超预期,确认主业触底反转:由于公司从13年8月开始执行“大轮班”和“营改增”,13年前7个月基数较高导致公司14年全年盈利微降。还原同口径后我们测算14年下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2%,其中三季度增长25%,四季度增长40%,营业利润也从13年Q3、Q4的-300万、-800万大幅改善至14年Q3、Q4的800万和1000万,营收增速和盈利改善都逐季加速,这印证了我们前期在深度报告《主业否极泰来,发力海岛旅游平台前景看好》中提出主业反转的观点。公司主业盈利大幅好转主要源于定点班增加,大船优势和差异化服务带来的海安航线市场份额提升,运力增长以及油价下跌(14年四季度船用柴油价格同比仅下降10%,公司燃油营业成本占比仅25%,所以油价下跌对业绩提升作用不大)。
预计15Q1盈利增长40%:公司从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更新了海安航线上三艘大船,运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近年来春运期间海南旅游持续火爆,入岛运力紧张。今年春运公司将充分发挥产能优势,加上西沙航线航次增加持续减亏及油价下跌,我们预计公司一季报盈利同比增长40%。
海岛旅游产业链平台持续推进,“海洋大旅游”前景看好:公司于去年三季度成立了海峡航运三亚分公司。三亚的旅游资源好于海口,成立三亚分公司有利于发挥主场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岛旅游业务。伴随西沙航线改为三亚邮轮母港始发,成立游艇俱乐部公司、海之侠旅行社和三亚分公司,公司正从传统客滚运输企业转型为海岛旅游全产业链平台,将“海洋大旅游”进行到底,前景看好!
投资建议
公司管理层换届后领导班子年轻化,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海安航线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将持续提升,主业盈利拐点明确。同时,公司向海岛旅游全产业链平台转型的步伐坚定,也具备诸多资源优势,在国家推出邮轮母港优惠政策和邮轮业扶持政策,逐步放宽西沙旅游限制,开放更多游艇水域的背景下,盈利前景十分看好。预计公司14~16年的EPS分别为0.19元、0.28元和0.37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