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依然震荡 坚守前期重仓股
影响市场走势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宏观经济情况。现在宏观情况十分复杂,在三驾马车中,出口比例正在下降,固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政策导向上也不容乐观,而消费的增长幅度也没有超越前两项,因此未来经济在通胀压力下可能面临滞涨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策的调控尺度很难把握。市场正是由于政策调控的不确定性,而在关键的时间窗口上引发担忧,从而让市场暴涨暴跌。由于春节、元旦节假日的因素使今年1、2月份通胀仍在高位盘旋,因此加息预期升温。从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食用农产品价格仍在持续快速攀升,1月CPI超预期上行的可能性非常大。此外,近期的极端天气也给CPI的运行带来悲观预期。CPI的最大权重在于食品,而极端天气所导致的供给收缩、物流成本高企对CPI会有直接的推高作用。
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是震荡市,涨跌都很难。尽管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股指已经打开了下跌空间,不过我们认为下跌的空间并不多,毕竟中国经济还没有出现较大问题,现在市场的问题仅仅是在紧缩政策的预期。而市场上涨空间不大则是因为担忧政策的调控对上市公司2011年业绩有所影响。
现在我们的仓位在5成左右,之所以配置5成,是因为这样便进可攻,退可守。在去年12月的时候,我们就表示十分看好高铁股。尽管高铁股在前期都是悬花一现,但这一次高铁股不仅有政策的支撑,而且近期有大量资金加码高铁板块,这说明市场中的很多资金已经嗅到了高铁股的爆发潜力。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中国的高铁股已经拥有足够的技术含量。尽管中国高铁运营和在建规模世界第一,但这不会成为国内高铁建设的终点;且高铁建设规划提高和列车保有密度提升是推动国内高铁装备行业增长的双重动力;此外,三大优势助力中国高铁掘金海外为高铁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就目前而言,高铁股仍然在我们的重仓范围内,而且没有减持。
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也是我们的重仓股。对于这类个股,我们看好未来政府的投资,以及公司自身技术、大单对业绩的弹性。估值上,高端装备股经过大盘整体性大跌后,更具有估值优势,因此我们不会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