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热门个股 > 正文
马斯克:体力劳动更难被AI取代,体力劳动为何更难被AI取代
2025-11-5 10:08:44 作者:马斯克:体力劳动更难被AI取代  次阅读 分享到:

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大人物在科技圈里掀起了一阵热议,他就是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这位大佬最近可是放了个“大招”,说了一个让很多人惊讶的观点: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难被AI取代。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思?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科技狂人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吧!

体力劳动的“韧性”

马斯克认为,体力劳动之所以更难被AI取代,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人类特质,比如耐力、力量、灵活性等。这些特质在目前的AI技术中很难完全复制。

想象一个机器人要像人类一样进行搬运、组装等体力劳动,它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 精准的定位能力:机器人需要精确地找到物品的位置,并将其移动到指定地点。

2. 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搬运过程中,机器人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地面不平、物品形状不规则等,它需要能够迅速适应这些变化。

3. 自我保护能力:在搬运重物时,机器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伤。

目前,虽然AI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但要在这些方面达到人类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脑力劳动的“可替代性”

相比之下,脑力劳动似乎更容易被AI取代。比如,数据分析、编程、翻译等工作,AI已经能够胜任甚至超越人类。

那么,为什么马斯克认为体力劳动更难被取代呢?原因在于,脑力劳动往往可以分解成一系列步骤,而每个步骤都可以通过算法来实现。而体力劳动则涉及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些因素很难用算法来描述。

举个例子,一个程序员编写代码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程序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直觉来解决问题。而AI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而且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AI发展的“瓶颈”

马斯克还指出,AI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是“数据饥饿”。目前,AI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需要人类进行标注和整理。这个过程既耗时又费力,限制了AI的发展速度。

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虽然也需要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自动获取,不需要人工干预。

未来展望

那么,未来AI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子呢?马斯克认为,AI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通用性”。也就是说,未来的AI将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任务。

在这个方向上,体力劳动的“韧性”可能会成为AI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因为体力劳动往往需要机器人具备多种能力,而这些能力在未来的AI发展中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马斯克关于体力劳动更难被AI取代的观点,引发了我们对于AI发展方向的思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更多具有“韧性”的机器人,它们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内容:
|xGv00|b79f12e97d492234797ac349a9a0378b截至13点33分,沪指跌22点,成交2629点,成交93...
2009-5-21 14:08:23
股票代码:600575股票简称:皖江物流编号:临2016-014债券代码:122235债券简称:12芜湖港安...
2016-2-16 15:40:00
今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随后沪指在两桶油、农业、券商等权重股拉动下呈震荡走高态势,临...
2016-12-21 14:40:14
东吴证券大智慧网上交易软件|||||“财富情报站”是东吴证券自主设计的一款全新的集“行...
2010-10-4 14:50:19
昨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
2015-12-3 11:24:57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2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