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行(601988.SH)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之一,成立于1912年2月5日。该银行在1953年10月27日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明确为特许的外汇银行。其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和兑付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和贷款等。
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直接投资、投资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飞机租赁等。此外,中国银行还涉及金融科技、金融租赁等多个领域。
在财务状况方面,中国银行近年来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并严格遵循审慎稳健的拨备政策,保持充足的风险抵御能力。投资者可以通过其年度报告和财务报表获取详细的财务信息。
中国银行(601988.SH)的股票代码于2006年7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属于AH股、HS300、中字头、互联金融等多个概念板块探秘中国银行:金融巨头的稳健步伐
想象一座金融巨塔,矗立在繁华的金融街角,它就是中国银行(股票代码:601988.SH)。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中国银行是如何在金融江湖中稳步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在众多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以其独特的绿色金融理念脱颖而出。2023年10月,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发行了一款16亿人民币的绿色债券,息票率高达3.2%,最终认购金额超过23亿人民币。这款绿色债券的发行,不仅为中国银行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彰显了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
这款绿色债券的发行,是为了支持符合《中国银行可持续发展类债券管理声明》规定的合格绿色项目。这表明,中国银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银行作为一家国际化程度极高的银行,其业务遍布全球各地。2023年3月,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发行了一款10亿人民币的高级可持续债券,期限为2年。这款债券的发行,不仅为中国银行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更展示了其在跨境业务领域的强大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债券的最终认购金额超过20亿人民币,来自10个账户。投资者地域分布广泛,亚洲占比100%,其中银行/金融机构占比60%,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占比23%,主权机构占比10%,私人银行占比7%。这充分说明了中国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
中国银行的业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2025年3月5日,中国银行股价报收于4.53港元,上涨2.72%,主力资金净流入1.99亿港元。这一成绩,无疑是对中国银行稳健经营能力的最好证明。
在投行评级方面,中国银行也获得了积极的评价。近90天内,共有1家投行给出“增持”评级,目标均价为4.43港元。辉立证券更是给予中国银行“增持”评级,目标价4.43港元。这些评级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中国银行在金融市场的良好形象。
2024年5月,中国银行迎来了两位“70后”行长,分别是来自中国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刘珺和来自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张毅。他们的加入,为中国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这家百年老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也是一位“70后”,而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则是“准70后”。这表明,在银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正在崛起,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5年3月5日,中国银行宣布完成28.2亿美元境外优先股的赎回工作。此次赎回涉及股份代号为4619的非累积永续境外优先股,股息率为3.60厘。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银行对自身财务状况的信心,更彰显了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稳健步伐。
中国银行已完成全部境外优先股的赎回,并于赎回日赎回及注销境外优先股后,已没有存续的境外优先股。此举,无疑为中国银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银行,这座金融巨塔,以其稳健的步伐,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独树一帜。未来,相信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银行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