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深铁路目录
1966年前,广深铁路主要依赖胜利6型蒸汽机车牵引21型和22型客车。
这段时期以蒸汽动力为主,逐渐过渡到内燃机车的运用。
从1966年到70年代中期,东方红1型和东风型内燃机车开始加入,它们牵引着21型和22型客车,以及四方厂制造的24型空调客车(专用于91/92次启衫特快列车)。
70年代至1994年底,牵引机车种类丰富,包括东风3型、ND2型、东风4B型(80年代起)和东风9型内燃机车,车辆阵容也扩展到四方厂制的24型和25型空调客车,以及22型客车和22型改装空调客车。
1994年底至1998年间,东风4B型、东风9型和东风11型内燃机车成为主力,25B型空调双层客车和25Z型客车相继加入。
1999年,DDJ1型电力动车组(大白鲨)和先锋号电动车组加入,2000年引入了X2000摆式列车和蓝箭电力动车组。
2004年至2006年,东风4B型、东风11型和韶山8型电察伍力机车继续服役,X2000摆式列车和蓝箭电力动车组并行运行。
而到了2007年,CRH1A型动车组(和谐号)加入,标志着铁路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扩展资料
广深铁路连接广州和深圳,全长146公里。
广州至深圳段是中国大陆最早达到200公里时速的铁路线,分为上、下行两条客运专线和一条120公里时速悄没腔的客、货车混跑线。
此铁路已于2005年初开工建设第四线,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条四线电气化铁路。
2003年最后一对往来广州与深圳的普慢客车旅程完成後,沿线部分车站如仙村再没有客运列车停站。
一点也不夸张,广深铁路确实有那么繁忙,经济的发达带来的是包括香港人在内的客流的巨大增长,所以广深间的城际列车和大巴都弄成10~25分钟一班的公交化运作,平时非高峰期大约上座率不到50%,早上和下午的高峰期则接近90%,春运、长假、清明等时期则满座,由于火车和汽车都不发售无座票,需要等待数班车才可以成行。
本人某年五一长假搭乘广深火车和汽车先去火车站看只有四小时以后的车次才有票,又跑去汽车站,结果等候近两小时才上到车。
不过有一点,广深铁路公司的广深城际列车时刻表是经常变化的,视客流量增减车次,有时候也不见得10~15分钟就有一班车,要20~30分钟才有一班。
只是平均下来还是不到20分钟就有一班车了。
至于汽车班次,由于加入的车辆和公司增多,在非高峰时期上座率其实也不高,我曾经坐过只有5个乘客的广深线大巴,但总体来讲,一年平均下来还是足够客流量的。
广深铁路两头都有延伸,在广州接京广线北上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汇入全国铁路网,在东莞东接京九线,往香港接九龙红磡火车站,从深圳或香港搭乘火车去全国各地都必须经由广深铁路,所以广深由最初的单线铁路变为复线铁路,又加建第三线,改造为准高速铁路,现在正在加建第四线。
但这些长途车次和广深准高速城际列车是分开营运的,很多车次也根本不发售广深之间的短途票。
广深铁路是指连接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的高速铁路。
这条铁路全长约147公里,开通于2011年,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一部分。
以下是对广深铁路的介绍和解析。
第一段:广深铁路的谨拿历史及建设情况
广深铁路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
自从这条铁路开通以来,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广州和深圳之间的行车时间,同时也加快了两座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广深铁路不仅注重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庆晌笑更重要的是为广东众多居民和游客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第二段:广深铁路的运营情况和服务特点
广深铁路的开通,使得两座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到仅需30分钟左右。
除此之外,它还提供WiFi、电源插座、饮料、茶点等贴心的服务,为旅客提供更舒适、便利的出行体验。
广深铁路所采用的高铁技术也为其他城市的高速铁路建设誉含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它不仅推动了国内高铁技术的发展,也吸引了国外不少游客来中国感受高铁冲刺带来的刺激。
第三段:广深铁路对两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广深铁路的开通,不仅为两座城市之间的交通带来便利,而且对于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它极大提升了两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也为两座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随着广深铁路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它将进一步推动两座城市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将对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