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老赖”一般指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一旦成为“老赖”,将会面临以下限制:
1. 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2. 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3. 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4. 还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入党、录公务员、军入团、入警等;
5. 还可以对其予以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6. 老赖的子女不能上高收费私立学校;
7. 对于老赖的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
因此,“老赖”只要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会一直受到信用惩戒,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自动解除。即使挺过了2年,仍然需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否则仍可能面临信用惩戒和强制措施。因此,成为“老赖”是一种严重的失信行为,应该尽量避免。
老赖,也被称为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的人。这些人可能因为债务纠纷、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等原因被债权人或相关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他们往往以各种方式逃避法律责任,甚至使用各种手段来对抗执行。
很多人误以为,如果老赖挺过2年,法律责任就会自动消失。这并非事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一般为2年,但如果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的,或者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期限可以延长1-3年。即使挺过了2年,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仍然可以重新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老赖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民事责任:如果老赖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如果老赖的行为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权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2. 刑事责任:如果老赖的行为构成犯罪,例如虚假诉讼、妨害公务等,他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3. 信用惩戒: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老赖,将会面临信用惩戒。这包括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行为,以及限制其贷款、投资等方面。
4. 其他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老赖还可能面临其他法律责任,例如行政处罚等。
3. 积极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老赖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我们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强制执行,我们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迫使老赖履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