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均线,是股票在某个时间段内收盘价算数平均值的连线。其计算方式为:将一段时间内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进行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
均线又分为短期均线、中长期均线、超长期均线。短期均线通常是以5日、10日、20日为计算周期,代表的是近期的走势;中长期均线通常以60日、120日、240日为计算周期,代表的是中期走势;超长期均线通常以240日以上为计算周期,代表的是长期走势。
均线的主要作用:
1. 支撑作用:当股价在均线上方运行时,均线对股价会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这是因为在前一段时间,相同长度的股份都被买进,平均买价成本就在均线附近,为了减少日后股价下跌带来损失,一旦股价回到均线附近,就会立即买入。
2. 压力作用:当股价在均线下方运行时,均线对股价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这是因为在前一段时间,相同长度的股份都被卖出,平均卖价成本就在均线附近,为了减少日后股价上涨带来的损失,一旦股价反弹到均线附近,就会立即卖出。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股票市场的走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均线是通过对过去一定时间段内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并将这个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值。通常,均线的时间段越长,其对价格趋势的反映就越稳定。常用的均线包括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等。
均线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间段内的股票收盘价相加,再除以该时间段的天数。例如,5日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是将5天内的收盘价相加,再除以5。
均线具有以下特点:
1. 均线具有趋势性。当股票价格在均线之上时,均线对股票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当股票价格在均线之下时,均线对股票价格起到压力作用。
2. 均线具有稳定性。随着时间段的延长,均线的稳定性也会增加。
3. 均线具有助涨助跌性。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均线会助推股价上涨;当股票价格下跌时,均线会压制股价下跌。
4. 均线具有滞后性。由于均线是根据过去的股票价格计算出来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完全反映当前的市场趋势。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通常会结合多种技术分析工具来使用均线,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市场走势。同时,也需要结合基本面分析和其他技术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