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人士及部分机构表示,苹果转型十字路口已至,并预期苹果近期将推出取代其核心产品iPhone的吸睛新业务。苹果前销售主管迈克尔·加滕伯格预期,苹果或将试图推出其他新品,以减少由iPhone引发的负面预期。彭博则援引分析师观点称,多年来投资者希望苹果可利用其巨额现金持有量迅速进入新的行业竞争,例如收购特斯拉或奈飞。面对iPhone销量下滑的现实,苹果公司也开始推行“去iPhone化”战略,希望借助App Store、iTunes等软件业务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线来优化公司整体营收。
苹果转型箭在弦上,重度依赖苹果的供应商不得不选择“去iPhone化”的路线。曾为iPhone预备60条核心生产线的富士康(鸿海集团旗下公司)正在试图摆脱“苹果僵局”,代工微利下,鸿海集团试图通过旗下2018年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实现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型,同时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鸿海集团2018年股东大会上公开透露,鸿海集团已经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工作计划,集团将在云计算、纳米、大数据与AI结合的制造新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竞争力。国内市场中的苹果电池供应商欣旺达正在寻求多元化突破,除苹果外,公司还寻求为其他IT电子产品提供储能设备,并尝试生产扫地机等智能设备和动力电池。曾被苹果抛弃的全球三大GPU(图形处理器)厂商之一Imagination(苹果提供的收入一度占其整体营收的一半以上),在被中国私募资本凯桥收购后,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紫光在芯片界的雄心,Imagination很可能成为紫光芯片拼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iPhone销量下滑而受到伤害的部分供应商也试图通过并购重组重整旗鼓。去年12月Lumentum表示,该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光通讯创新解决方案供应商奥兰若公司的交易,已获得中国反垄断机构的批准。去年年底,苹果供应商光电元件制造商II-VI也宣布作价32亿美元收购同行业龙头公司Finisar。分析人士指出,两起并购案意在通过整合产业链,完成技术和业务转型,使其产品覆盖光器件、光模块领域的几乎所有环节,占据产业链高端。合并后的两大光器件巨头在5G时代来临时,将再迎历史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iPhone整体已进入存量市场,供应链分化会较为明显,招商证券指出,只有零部件品类扩张和份额提升的公司才能获得逆势增长,另外,积极参与手机之外的新品零部件供应商也将迎来转机,例如可穿戴产品,尤其是Airpods仍是一大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