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热门个股 > 正文
职业董秘的江湖
2018-4-21 8:42:00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4月19日,王刚(化名)辞去B公司董秘一职,八个月前B公司实现了IPO。而在老东家A公司担任董秘时,王刚更是在IPO后不到两个月就宣告辞职,并火速加盟B公司。像王刚这样,待一家家IPO企业呱呱坠地后即刻离职的,是一个被称作“职业董秘”的神秘群体。

职业董秘的主要报酬,来自公司上市后手里股权的变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除了要防备IPO一路上的挑战,政策变化也会对上市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IPO审核趋严,职业董秘正陷入离去、坚守还是转型的抉择中。

“旋转门”

2017年年中的某天,B公司上会前一天。

即将上会的四个人,董事长、财务总监,以及两名保代,正针对发审委委员可能提出的问题该如何回答,进行反复演练的时候,突然接到证监会通知,“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第二天的上会被取消了。

那一刻,王刚回想起半年前自己从A公司跳槽去B公司时,A公司董事长提醒他,“你要考虑清楚,B公司IPO已连续失败数次,你去了万一又没成功,怎么办?”王刚清楚此行的风险,但作为一名职业董秘,他身不由己。

2009年创业板推出后,IPO迎来井喷,一个精通IPO流程的群体――职业董秘开始崛起。他们往往在上市前加入,上市后火速辞职,并旋即加入另一家拟IPO公司。

一般而言,职业董秘追求的最大目标不是薪酬,而是入职时获得的股权,上市后变现的预期让他们与拟IPO公司深度绑定。当然,也有像王刚这样的职业董秘,他们没有个人股权,更大的目标是帮助企业上市,帮助背后的PE顺利退出。

王刚的父亲王明(化名)是沪上某PE创始人之一,该PE先后投资了A公司和B公司。因为这个缘故,王刚得以先后前往A公司和B公司担任董秘。从他2012年入职到A公司股改,再到接受上市辅导、应对检查,最后报送申报材料、披露招股说明书,一路非常紧凑。A公司于2016年10月顺利IPO。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入职B公司半年,就遭遇当头一棒。所幸,当地证监局对相关事项进行了现场核查,确认没有问题后,B公司在一个月后重新上会且顺利过会。

相关内容:
报告要点事件描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拟收购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6-5-18 17:46:19
南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各位董事:2015年度,公司董事会严格按...
2016-4-22 18:43:00
无论做任何投资,好的交易平台将会给予投资者极大的助力。在风云诡谲、万象变幻的金融市...
2017-4-10 17:54:00
掌握上轨压制下轨支撑的规律中线走势有许多形式,这里所说的是一种怪异的走势,把握不好...
2017-7-10 11:15:41
A股下跌继续,坊间段子不断,而一条被不少投资人转发的段子最能体现目前场内、场外杠杆投...
2015-6-30 6:42:00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