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权证动态 > 正文
管理层再出手 场外期权暂向私募基金关门
2018-4-17 7:46:54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近日接到监管部门通知,从17日起暂停私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对手方,不得新开仓,存续合约到期后也不得展期。

这是监管部门近期对场外期权的第二次出手。上周,证券公司也收到类似要求,暂停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期权业务。

至此,场外期权这一衍生品业务暂时向私募基金关上大门。

监管部门连续出手事出有因。上周五,证监会官网 “非法证券期货风险警示”中提示,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群组等方式招揽客户,为投资者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这些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投资者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若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发生“跑路”等风险事件,自身权益难以保障。

上证报记者此前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互联网平台本身并不满足成为券商或期货子公司场外期权交易对手方的资质,因此往往通过私募基金借道接入场外期权业务,然后转手向普通个人投资者提供类似场外期权服务,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

防止个人投资者接触场外期权一直是券商、期货子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的风控重点。某上市券商的场外衍生品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经常开展排查措施,确保机构客户没有向个人投资者提供通道。

“我们也知道有中介在向个人投资者开展这项业务,这也是我们极力防范的。”这位负责人表示,券商对专业投资者会有严格的尽调,对普通机构还会去现场调研,分支机构和总部会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该机构是否有跟个人投资者开展交易的可能。在前述这一系列尽调之后,券商会让普通机构签承诺函,包括承诺没有给个人投资者开展交易等内容。

但显然,类似措施并没有堵住场外期权通过层层转手向个人投资者“泄露”。就在证监会发布相关风险警示的当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所掌握的类似互联网平台公众号还在以有关部门《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报告》的幌子,偷换概念,误导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参与其提供的所谓“正规场外期权”。

据了解,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场外期权业务为券商及期货子公司带来了丰厚回报。此次私募基金被暂时排除在场外期权买方之外,短期内可能对券商及期货子公司营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相关监管措施显示出对场外期权业务本身的呵护态度,将保证市场合规、稳定、有序发展。

相关内容:
证券时报网01月20日讯三维工程1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被确定为“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项...
2016-1-20 22:45:24
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参加晚宴并发表讲话。习近平说,中国将继续坚持反腐败斗争,打铁还需...
2015-9-23 10:12:00
==特约嘉宾介绍==500)this.width=500'align='center'hspace=10vspace=10alt='中金在线...
2016-3-29 11:19:36
华泰证券正式开展网上远程开户啦!无论您在什么地区,都可以在网上自助开户。如果您网络...
2016-2-23 13:50:45
华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2015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华塑控股股...
2015-1-28 8:46:26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