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权证动态 >> 正文
1月份限售股解禁大潮袭来 解禁市值超5000亿元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8-1-11 9:00:33 点击数:
分享到: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相比IPO原始股东,定增股解禁后减持动力相对更强,尤其是参与定增的机构获利较多的时候,此外,首发限售股解禁的民营股东、创投股东相较国企股东减持动力梗阻,投资者尽量回避解禁规模较大,解禁比例较大的高估值个股。

星石投资认为,因为限售股解禁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部分个股如果解禁收益高,规模大,或解禁占流通股本比例较高,可能存在短期流动性冲击,但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长期影响有限。

股东

“清仓式”减持受新规约束

减持新规下,股东的减持行为受到较大限制,缓和了大规模解禁带来的压力。

根据证监会2017年5月27日发布实施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进行了有效的限制。

减持新规明确了约束范围,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以及股东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均需提前15天预告披露减持计划。

此外,新规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认为,《规定》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解禁股的数量,违规减持、清仓式减持等行为明显减少,对维护股票市场的稳定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股价

上市公司股价逢限售股解禁多下跌

躲避解禁股几乎成为投资者的共识,此前,2017年11月16日,上海银行3.46万名股东所持股份锁定期届满,首次公开发行的共计29.26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高达约500亿元。当天,上海银行开盘便被巨额抛单打至跌停,若不考虑送股因素,15.41元/股的收盘价甚至跌破了17.77元/股的发行价。

次日,上海银行大幅低开后触底回升,最终仍录得2.04%的较大跌幅,全天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分别猛增至31.76亿元和5.87%。

上海银行首发股“踩踏式”的抛售,加剧了投资者对于解禁潮的担忧。

第一创业的例子更为明显,2017年5月,第一创业9.8亿股限售股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44.77%,为彼时流通盘的4.48倍。此外,本次解禁股份全部为首发限售股份,涉及的股东达36名之多,股东分布分散,入股成本普遍较低,一旦存在资金需求,确实将产生较强的套现意愿。

在之后的一周内,第一创业股价连续三个一字跌停。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解禁压力是制约市场风险偏好的因素之一,跨年时节迎来解禁高峰期,投资者应谨慎对待,但A股市场运行由多因素主导,对市场趋势判断,应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前海开源总经理杨德龙表示,大小非解禁潮对于大盘来说,确实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整体市场比较疲弱的时候,解禁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实际上对于有解禁预期的个股影响是比较大的,对于大盘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影响解禁的个股,所以对于短期内有大量大小非解禁的个股,还是要尽量规避,防止出现短期内比较大的一个回调。

股民

解禁消息对投资者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