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权证动态 >> 正文
养老金全国统筹:中央调剂金只是第一步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8-1-10 9:21:47 点击数:
分享到:

去年,我国有十余个省份当年养老金收不抵支,但同时也仍有不少地方养老金累计结余高达数千亿元。这种巨大的落差已经在我国持续了多年,并有不断加剧之势。在此背景下,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更何况是会影响不少地方既得利益的全国统筹。因此,去年我国确定了全国统筹的过渡性措施——中央调剂金制度,就在业界以为这项改革可能将难以再向纵深推进时,1月9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又在《人民日报》撰文时进一步确定,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起步,通过转移支付和中央调剂基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补助和调剂,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全国统筹,逐步形成中央与省级政府责任明晰、分级负责的基金管理体制。

过渡期的调剂金

尹蔚民在本次撰文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均衡地区间和企业、个人负担,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举措,而中央调剂金制度只是改革的“起步”之举。

所谓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狭义上就是各地将资金归结到国家层面,由中央统一调度使用,业内称之为“大收大支”的养老金统筹制度。但由于改革难度太大,现阶段,我国暂时将实施中央调剂金制度,即由部分养老金累计结余较高的省份和中央财政共同拿出一部分资金形成一个资金池,为收支矛盾过大、养老金缺口难以弥合的省份进行补充和支持。

u=2568841439,3511518684&fm=27&gp=0.jpg

对于养老金全国统筹改革的时间表,尹蔚民表示:“首先,我国要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2018年会迈出第一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央调剂制度;实现全国统筹之后,就运用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互助共济。”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坦言,中央调剂金制度确实是相对现实、易操作的途径,符合“从易到难”的改革方向。不过,也有专家提醒称,参考部分省份建立资金池的做法形成现阶段所谓的“全国统筹”很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公平,新政推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国家部门是否强势、执行力是否到位。

改革硬骨头难啃

不可否认,在社保领域中,养老金全国统筹已被视做一个推行多年却进展迟缓的重要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业界已经持续20多年推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但一直鲜见实质性进展。”齐传钧表示。

2016年,人社部曾给出时间表称要在当年内出台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然而时至今日,全国统筹仍然只停留在了中央调剂金的层面上。

改革往往会影响部分既得利益,而由此带来的阵痛就会形成改革的阻力。更何况,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要向关乎到地方未来社会保障能力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动刀”。有权威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对于养老金全国统筹,经济、缴费能力相对较强的地区肯定会不太愿意,同时也有人担心这会造成支出压力较大的地方推卸分内责任,然而,这种改革不能只屈从一些地方的意愿,更不能因为担忧而继续让制度在严重扭曲的状态下前行,现在我国已为此付出代价,再继续这样的格局,代价必然越来越高。

结余“穿底”之痛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