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新国都下发了问询函,其中要求其结合市场可比案例估值情况说明评估增值率较高的合理性。
新国都收购靠贷款,政府补助+退税贡献过半净利
收购公告显示,嘉联支付2016年与2017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波动较大。2016年,嘉联支付营业收入为5.23亿元,净利润亏损867万元;2017年1-9月,营业收入为8.63亿元,净利润为7299万元。
根据协议,转让方及实控人承诺标的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数不低于9000万元,2018年度及2019年度合计净利润数不低于1.9亿元。
这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问询函要求新国都说明:嘉联支付2016年业绩出现亏损的原因,前三季度业绩大增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净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的合理性,以及实现业绩承诺的可行性等。
记者注意到,新国都于11月22日发布公告称,计划向多家银行共同申请总额不超过4.26亿、期限不超过5年的并购贷款用于近期的并购款项支付,同时根据银行风控要求,需要标的公司对该笔借款进行担保以及在标的公司股权变更完成后需要将标的公司的股权质押给贷款银行。
新国都2017年三季报显示,新国都货币资金为7.01亿元,仅略少于此次收购金额。新国都为何不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而是申请并购贷款用于现金收购?对此,新国都在邮件中回复称:“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现金收购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快速整合,同时不稀释股本,约定的分期付款也降低了资金压力。”
2014年至2016年,新国都营业收入持续走高,分别为6.78亿元、9.78亿元、11.27亿元,净利润也相应增长,分别为7957万元、8641万元、1.44亿元。但是,新国都净利润的持续走高却部分得益于营业外收入的大幅增长。
年报显示,2014年至2016年,新国都投资收益分别为263万元、410万元、4627万元;政府补助分别为1083万元、729万元、1394万元;税收返还分别为3154万元、5055万元、6198万元。也就是说,新国都近年获得的税收返还和政府补助合计占据净利润的比例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