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永辉超市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4.3%和3.7%,较去年同期均提升了1个百分点,利润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门店不断扩张所致。
此外,永辉超市2016年度新开门店105家(包含永辉会员店、超级物种及优选店),同店营业收入增加1.9%。财报中提到,公司的毛利率从2014年的19.66%提升至2015年的19.83%,2016年则达到20.19%。
根据公司官网,永辉超市2017年上半年新开BRAVO门店35家,新开卖场和超级物种各1家,加上未公布的优选店和会员店,预计公司已经完成此前计划2017年新开门店100家的半数。
群益证券(香港)预估,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已开业门店约540家,其中年满2年的成熟门店约350家。
反观苏宁云商,主营业务的业绩却并没有在与阿里的合作中“获益”,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2017年4月29日,苏宁云商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77亿元,同比增17.3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126.43%。报告称,苏宁云商在2016年第四季度便实现了盈利拐点,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但仔细查阅苏宁云商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可以发现,报告期内的投资收益为1.5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8亿元,而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则亏损0.78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也就是说,苏宁云商的收益并不是依靠主营业务业绩所得,而是依靠资本市场操作和变卖固定资产变现、闲置资金开展投资理财带来的投资收益获得。
2016年的业绩情况与此类似。
苏宁云商2017年3月31日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85.85亿元,同比上升9.6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04亿元,同比下降19.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08亿元,未能摆脱亏损局面。
2016年财报中显示的7.04亿元净利润,是依靠其出售北京京朝苏宁电器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的9.88亿元,以及同年,苏宁云商完成以部分仓储物业为标的资产开展的相关创新型资产运作,交易获得3.94亿元。
出现这种结局,主要是因为阿里巴巴入股苏宁云商在一开始就显得有点儿“先天不足、貌合神离”。
首先,阿里巴巴“牵手”苏宁云商,切入的商品是电器,这与京东“联姻”永辉超市的切入点生鲜完全不同。生鲜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巨大,毛利小(一般低于12%)而购买频次高,用户粘性强,与京东的高流量结合,相得益彰;而苏宁所卖的电器,单价高购买频次小,阿里巴巴与苏宁相结合,会对已经进驻淘宝和天猫的其他电器商家形成打压。因为这些商家并不能获得苏宁线下店的支持,所谓的线下体验还只局限于苏宁自己的产品。
相反,苏宁天猫旗舰店的上线,实质上是在同一平台增添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而且该对手还能获得阿里的流量和营销支持。这对于阿里巴巴平台经营同类产品的商家必然是个坏消息。
其次,合作的初衷是阿里想获得苏宁云商的线下渠道,但阿里在物流方面已有布局,除了构建自有的菜鸟网络,也于2013年投资海尔日日顺,再加上苏宁物流,不禁让人感觉有重复投资之嫌。
据业内人士透露,阿里物流体系中带头的菜鸟网的业绩亟须突破,因为进驻它的仓储体系的商家低于预期,利用率低。
海通证券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苏宁云商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与阿里的合作效果不佳,从而导致线下改善和线上减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