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证监会机关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并作了讲话。
除了证监会官网上发布的通稿,根据多家财经媒体的报道,在2月10日的年度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还多次脱稿发言,打击“资本大鳄”,点题注册制。在业内人士看来,刘士余的讲话,释放了不少监管信号:
1.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继“捉妖”、“逮鼠打狼”后,刘士余又开始放话要“捕鳄”。
所谓“资本大鳄”,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的解释,在资本市场里控制3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才能被称为“大鳄”,这些大鳄不仅对散户“扒皮吸血”,同时也搏杀机构甚至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严惩资本大鳄违法违规割韭菜将是未来的监管重点之一。
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也指出,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要净化,敢于亮剑,善于亮剑。要持续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稽查执法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2.电视上操着山西话、山东话、江苏话、浙江话的分析师都能预测到个位。全球没有券商经济学家这么预测的,黑嘴有多年没打了。
所谓“黑嘴”,是指在台前利用专业头衔荐股,背后以建仓-荐股-卖出“三部曲”进行证券信息操纵,谋取个人利益的市场分析师。
2016年证监会处罚了上海知名股市“黑嘴”朱炜明;此外,还有包括民生证券、长江证券等机构的研究报告被通报批评。与此同时,监管已将研究报告对股价的影响纳入信息披露监管范围。
刘士余指出,证监会去年处理了一批证券公司、分析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行为,今年这块还要加强。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律师认为,总结来看,未来的监管工作仍然是围绕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行为进行,接下来包括“黑嘴”在内的各种操纵行为将会受到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将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3.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要理解制度,咬住牙关,保证质量好的公司能够及时上市,用两三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
去年下半年开始,A股市场IPO发行明显加速。从数量来看,A股市场2016年下半年(7月至12月)核发的IPO批文数量较2016年上半年(1月至6月)增长约2倍。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18家,其中,已过会54家,未过会664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618家,中止审查企业46家。
有分析认为,刘士余的表态意味着,接下来两三年内,IPO不会放缓。他的讲话给出了稳定的预期,那就是IPO会继续稳步推进,注册制则是长期方向,并非短期目标。
4.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功能在过去是薄弱的,现在必须加强,这是下一步监管的主要力量。
刘士余指出,一线监管不得有丝毫犹豫和推诿,证监会机关各部门涉及到一线监管的权力,该下放交易所的就下放,这是监管机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