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深基金成绩单
有着不错历史业绩的基金经理们,其掌管的沪港深基金在今年交出的成绩单也颇为令人满意——尤其是与那些只投资于A股的基金相比。
开年的熔断休克,让A股市场迟迟不能恢复元气,自年初到8月26日,沪深300指数下跌11.36%,而同期香港恒生指数上涨4.54%,跑赢A股市场15个百分点有余。这段时间里,投资香港市场占尽天时,36只沪港深基金的业绩也因此领先者众多(表3:沪港深基金今年业绩前10)。
36只基金中,有9只成立于2016年之前,能够和其他类型基金对比今年以来的业绩。这9只基金中,既有排名在前1/5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也有排名后1/5的基金,所幸排名靠后者在5月底及时更换了基金经理,新上任的两位经理快刀斩乱麻,对重仓股做了革新性调整,上任后到现在,阶段收益跻身前1/20。
表现较好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其成绩的取得与基金合同所设定的基金投资范围有着莫大(博客,微博)的关系。
沪港深基金合同设计赋予了此类基金两地资产轮动盈利的优势。与完全投资A股市场的基金不同的是,此类基金合同中都会规定投资港股通的仓位,这个仓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基金与内地和香港市场股市的共振程度。
沪港深基金中,有些股票仓位是0~95%,典型的大开大合混合基金,看好市场时几乎满仓操作,看空市场时,又能空仓等待,投资港股通股票的仓位也是0~95%,此类基金的代表是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转型而来的富国天源沪港深,股票仓位0~75%,港股通仓位是0~75%,理论上讲与港股共振幅度应低于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仓位更低的还有东方红睿轩沪港深,只有0~50%,理论上即使极度看好港股,仓位也只能配到半仓。
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看好港股,也充分利用了基金合同赋予的权限。该基金2015年12月上旬成立,2016年3月第一次公布季报,A股市场仓位6.59%,港股仓位85.66%,显示出冷A股捧港股的态度。二季度这种态度更鲜明,A股仓位1.63%,港股87.36%,按照投资港股比例看,甚至比主投香港市场的QDII基金还看好港股。
也有业绩规模双落后的品种。规模最小的两只,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和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从目前数据看,两只基金都需要准备自救方案。
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规模0.33亿元,今年亏损8.57%,此基金发行首募2.25亿元,刚刚过了成立红线。诞生一年后,就迅速沦为迷你基金。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规模2.01亿元,今年亏损3.82%。两只基金前者未持有港股,后者只有1.05%的港股仓位,聊胜于无。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两只基金很可能就会陷入业绩差导致规模小,规模小会束缚投资手脚,进而导致业绩下滑的恶性循环中。
今年新成立的沪港深基金中,收益率居前三的是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净值涨幅分别是19.40%、18.70%和13%。这三只基金分别成立于今年1月、3月和4月,净值涨幅在当月的新基金中都居于前列。
沪港通和深港通
沪港通是在我国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政策。2014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宣布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当日内地和香港证监部门发布联合公告,公布了交易规范等纲领性文件。半年多的准备期后,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
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港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直接买卖港交所上市的标的股票;同样,香港投资者也可以直接买卖上交所上市的标的股票。
2016年8月,管理层宣布深港通正式进入准备阶段,年底前有望开启。届时,深港通可能包括深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投资者获得的便利性和沪港通接近。
目前,沪港通中的港股通有318只股票,未来深港通的港股通将有416只,极大地方便投资人投资港股,但也对投资人的投资能力提出挑战。同时,A股市场中的沪股通、深股通股票,也将有港人参与交易,博弈形式更加复杂。
沪港通刚刚开启时,各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港人应该更偏爱蓝筹股,高股息率公司有优势;同时发行A/H股的公司,其价格较低的一方,有着天然的投资价值;沪市相对于港股的稀有标的,将成为沪股通的大热门。然而,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统计了开启后到现在的市场表现,数据证明,以上三个猜想全部落空,稀缺标的确实备受青睐,也只有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一只股票。因此,依靠简单的逻辑,在沪港通中获利,并不容易。
并且,港人买入的A股也未必是买入并持有。年初至8月中旬,北上资金买入沪股2464亿元,卖出2023亿元,买卖金额接近,类似于快进快出。而通过港股通买入港股者,买入2233亿元,卖出1180亿元。有一半资金沉淀在香港市场。投资人具有50万元资产,即可开通港股通,如果对香港市场并非深入理解,借助沪港深基金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基金经理投资港股,至少避开了币值波动造成的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