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被纳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中航动力、中航动控和成发科技。根据资产口径测算,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还不到50%,中航动力、中航动控和成发科技分别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主机板块、控制板块和传动板块的上市平台,未来存在发动机科研板块等体外资产整合注入的预期,同时也将是“两机专项”的直接受益者。
二是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游的高温合金等关键材料供应商,相关上市公司有钢研高纳、抚顺特钢和炼石有色等。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抗氧化等综合性能,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四大热端部件: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作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的关键材料,高温合金在整个发动机总重量的占比已经高达40%-60%。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对高温合金的用量需求和技术要求都将进一步提高。
运营效率提升是关键
2016年尤其是近3个月以来,央企重组整合呈现大跨步式发展。
6月2日,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召开重组大会;6月26日,宝钢、武钢宣布合并;7月6日,中航、保利宣布地产业务重组;7月11日,中国国旅集团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7月15日,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此前,已经完成重组的还有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招商局集团和中国外运长航等。
经过合并重组,国资委所管理的央企数量,已经由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减少至2016年8月的104家。据悉,仍有几组央企重组正在酝酿中,预计到2016年底之前,央企总数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央企重组将是下半年国改主题‘阻力最小的方向’,而央企改革未来‘阻力最小的方向’在于资产证券化和央企并购重组。”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指出,央企改革主题上涨空间和持续性取决于央企运营效率能否获得实质性提升,仍需跨越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改革“两重门”。
经国务院同意,国资委、财政部和证监会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就开展试点企业的条件、持股员工范围、入股方式、入股价格、持股比例、股权结构、持股方式和股权流转、股权分红、破产重整和清算时的员工股权管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央企改革相关顶层政策和事件密集推进,预示着未来试点央企改革有望加速落地。从改革的方向来看,未来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的主线,深化央企改革是必然趋势。”陈杰指出。
在央企重组主题投资方面,陈杰建议投资者当前阶段把握央企重组(首推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的产能过剩行业)和央企改革新一批试点公司两条主线:一是央企重组主线,可以关注南国置业、中国海诚、中国神华、中国建筑;二是国有投资和运营公司试点主线,可以关注中成股份、中粮生化、中储股份、际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