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星通
北斗星通:芯片业务高速发展,外延并购打造行业领先地位
北斗星通 002151
研究机构:中航证券 分析师:李欣
事件:2015年营业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16.12%;净利润5069.3万元,同比增加64.92%,EPS为0.19元/股,同比增长46.15%
投资要点:
业绩增长稳定,基础产品需求放量
2015年公司实现营收11.07亿元,同比增长16.12%,主要得益于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化进程加速,基础产品市场需求放量,公司通过并购佳利电子、华信天线,强化了基础产品市场中的技术和销售优势。报告期内,北斗芯片、板卡、天线和终端产品等基础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68.19%,占总营收的47.9%。未来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也有助于公司盈利稳定增长。三费中,管理费用增长明显,主要是并购导致公司规模扩张,公司加强集团化管理所致。
定增获大基金认购,助力芯片技术及国防应用发展
2015年9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发行金额不超过16.8亿,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认购不超15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低功耗SOC单芯片、高精度SOC芯片及基于云计算的定位增强和辅助平台系统研发。这预示着公司业务获得国家认可,芯片业务有望进入总装采购名录。另外,公司并购银河微波60%股权,业务范围拓展到微波通讯器件,也为发展国防装备储备了技术实力。“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强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军队信息化以及自主可控是未来发展方向,政策红利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军品需求多为刚性需求,公司业务进入军品领域,为其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外延式并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全球覆盖,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整合大势所趋。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并购佳利电子、华信天线和银河微波,成功涉足高精度导航定位天线和微波通讯领域,强化技术优势,整合客户资源。未来,公司基于“北斗+”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加大投入,相关的资产整合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募集资金项目实施风险,并购重组不及预期
中国卫星
中国卫星:2015年中规中矩,十三五值得期待
中国卫星 600118
研究机构:华鑫证券 分析师:魏旭锟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8亿元,同比增长16.82%;营业利润为4.49亿元,同比增长9.3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84亿元,同比增长7.62%;摊薄每股收益0.32元。2015年,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2015年成功发射小/微卫星10颗。公司致力于从事航天产业,具有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2015年,公司共成功发射小/微小卫星10颗;卫星通信领域:成功发布ANOVO2.0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开启了规模产品的征程;卫星导航领域:完成了星基增强系统研制,进一步拓展了地基增强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卫星遥感领域:拓展了测绘采集、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等新方向,开展了为行业及地方政府提供数据采集与服务运营的新业务;卫星运营领域:完成179套广播电视节目共计156.8万小时传输;综合应用领域:签订了风云三号/四号地面站网、高分卫星海外站等重点项目合同。2015年公司卫星研制及卫星应用实现销售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6.72%。
人工成本致盈利能力小幅下滑,2015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16%,同比较上年下滑0.60个百分点,报告期内,为满足公司业务持续发展需要,公司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新引入了一批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人员,人员增幅较大;同时,结合社会薪酬水平,各子公司不同程度地加大对骨干人员的薪酬激励,以进一步激发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人工成本有所增加。
管理费用率基本稳定。2015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53%,同比较上年增加0.05个百分点。公司航天技术应用类业务领域和业务规模扩大,人员、设施及设备投入增长幅度低于收入增速致使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0.65个百分点;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公司货币资金减少且利率下降,相应利息收入减少,公司贷款增加,相应利息支出增加导致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0.6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