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赚钱去哪里 新三板基金经理套利者离场
新三板挂牌量屡创新高,但其成交量萎靡的状态却一直在持续。一些三板公司要价太高,可投资的项目寥寥,原来做PE、港股的新三板投资基金经理转而回归自己的老本行。
定增“难度”增大
今年以来,新三板7个月挂牌的企业增加了将近1500家,超过沪深两市过去十年的增量。仅7月份就增加了415家,数量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截至7月3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达3052家,超过主板和创业板的2799家。
新三板企业扎堆增发,部分企业频繁增发。今年3月份挂牌的中科招商已经在酝酿第四次增发。还有楼兰股份,自挂牌以来已经完成11次增发,目前正在酝酿今年的第七次增发。
从点位来看,三板做市指数从4月14日的2673点最高点跌至7月初最低点1103点,跌幅高达58.73%。导致不少在相对高点参与定向增发的新三板企业纷纷跌破定增价。
最新的数据显示,新三板定增的量依旧很大,但据记者采访,近期新三板公司发起的定增相较以前难度增大,大家参与的热情远不及以前。
北京一位新三板经理告诉记者,“一级市场的数据有延迟,现在定增是4、5月份交的钱,比如硅谷天堂的60多亿定增款是现在的数据,但是5月份定增款就到位了,现在参与新三板公司定增很难。”
新三板备受一些机构投资经理“冷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三板公司要价太高。
北京某基金专户负责新三板的投资经理表示,不少新三板公司的老板期望的估值太高,胡乱要价,双方期望的差距太大,没法谈。“之前有一个行业龙头公司定增,坚持200倍PE,远超过市场价定增水平。我们当时没投,最后他们的定增也没成功。倘若新三板公司接受合理的估值,相信市场还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