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年,红利板块表现良好,市场关注度大幅提高。2025年年初,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基金经理雷俊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相对占优,仍是适合长周期配置的品种,未来行情值得期待。
雷俊认为,支撑红利资产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在经济稳步复苏背景下,市场资金倾向于寻求有稳定回报的资产。红利资产往往处在生命周期比较成熟的阶段,具有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现金流、盈利来源,未来盈利预期、分红确定性较高。其二,政策层面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实施分红,这利好红利资产。新“国九条”等政策均提出,上市公司要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参与感。其三,低利率环境下,具有高股息优势的红利资产更具吸引力。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股息率为5.62%,处于近10年89.82%分位,高于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水平。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分别为2.97%、3.29%。
“当前时点,市场震荡会对红利资产造成一定的扰动。”雷俊表示:红利资产的收益主要来自企业基本面和分红,而非短期股价波动。因此在震荡市中,红利资产有望实现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谈及对红利资产的布局,雷俊认为,相较于单一的红利策略,红利低波策略的性价比更高。具体而言,红利低波策略中的红利因子以股息率为核心,聚焦长期盈利良好、分红稳定的企业;低波因子则以波动率为核心,在高股息的基础上,优选股价波动水平较低的个股,以控制风险。“在传统量化研究领域,股息率、波动率是两个慢变量,能够形成长期趋势,也能较好地耦合成投资组合。”雷俊说。
雷俊告诉记者,复盘历史数据,红利低波策略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震荡行情中较为抗跌。以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为例,数据显示,2022年初到2025年1月14日,上证指数下跌10.96%,同期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逆势上涨12.11%,高于中证红利指数1.94%的涨幅。
雷俊表示,一般来说,市场投资收益的来源可拆分为企业盈利内生增长、分红回报、短期估值变动三部分。其中,企业盈利内生增长、分红回报的可预测性相对较强,估值变动则难以预测。通过引入低波因子,红利低波策略可降低波动的负向贡献,有望获取长期回报。
“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依然相对占优,适合长周期配置。同时,在市场震荡环境下,投资者采用红利低波策略,有望提高减震能力,获取长期稳健收益。”雷俊说。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