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方式旨在确保投资基金能够在合适的时间点以最佳方式退出所投资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本增值和回报。以下是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
定义:创业企业第一次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
优点:
金融市场对该公司生产业绩的认可,表明证券市场开始接纳它作为新生力量。
保持了公司的独立性,受到公司管理层的欢迎。
股票流动性高,有可能让卖家赚更多的钱。
公司获得持续筹资的渠道,通过配股和增发股票更容易筹集资金。
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商誉和信誉,有利于吸引管理人才。
缺点:
上市公司需要定期披露大量情况,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报告要求。
上市过程耗费时间和金钱。
股民的持有或抛售对公司股价影响大。
方式:
股权变现:将公司的股权卖给别人以换取现金从而获利。
以股换股:创业公司用自己手中的股票换取其他公司的股票。
管理层回购(MBO):公司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
卖资产换现金:将公司所有财产变现,买方获取营运资产并承担营运债务。但考虑到税收成本,此方法较为昂贵。
卖资产换票据:收购方选择以所收购的资产来担保的票据作为支付方式。
卖资产换股票:如果付款方式是注册的股票(甚至是限制流通的股票),创业者可以将其公司卖给大公司,以换取股票。
应用场景:将创业企业出售给行业内成熟公司继续“孵化”,形成对创业企业、上市公司甚至证券投资者双方或三方都有利的“多赢”局面。
方式:
协议转让:产业资本通过买卖创业企业资产或股份的形式退出,包括公司整体转让、部分股权转让和部分资产出售。公司整体转让意味着公司放弃本公司的控制权,这种方式可以使投资人全身而退,但会让公司管理层和创业者所拥有的资产和技术一起转让,不可能保持公司独立性和经营战略上的延续性。
清算退出:创业投资达不到预期或失败后的一种退出方式。对于产业投资基金来说,一旦确认创业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经营困难,达不到预期的高回报,就要果断地清理公司予以退出,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定义:创业企业通过收购某一上市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再通过定向收购的方式将自有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内,实现间接上市。
方式:
直接从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
协议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手中的国家股、法人股。
由投资机构控股上市公司,然后通过关联交易将投资项目转让给上市公司。
定义:在较长的时间内持有创业企业的股份。
适用条件:投资方势力雄厚,现金流充裕,有能力长期持有创业企业的股份。
优势: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世界前列,因此只要看准项目,即使持有股份不动,基金也能够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综上所述,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在选择退出方式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企业发展和投资回报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