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管机构ABS
今年备案接近400只
截至9月24日,今年ABS已经备案近400只,从管理人角度上看,ABS领域还是呈现券商独大的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备案的399只ABS中,中信证券作为管理人的ABS项目达到31只,暂居ABS备案产品数量之首。德邦、方正证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券商备案只数也均超过20只。
相比券商,22家基金子公司备案的ABS项目合计41只,数量占比仅10.27%。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备案了6只ABS项目,华夏资本也备案了5只。
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资产证券化业务备案情况综述显示,2017年底,在1125只出具备案确认函的产品中,管理人为证券公司的71家,基金子公司47家,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主力发行机构仍为证券公司。从发行规模来看,证券公司发行的产品规模合计12961.00亿元,占比80.33%;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规模合计3174.20亿元,占比19.67%。
按照存续规模统计,证券公司发行的产品存续规模合计9568.50亿元,占比81.71%;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规模合计2142.22亿元,占比18.29%。
不过,随着ABS违约风险暴露, ABS业务也迎来监管加码。今年5月份,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和《资产支持证券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建立以管理人为核心的系统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了管理人、原始权益人、资产服务机构、增信机构、托管人、资信评级机构等参与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指引还将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风险类和违约类,要求管理人应当按照指引规定,根据风险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专项计划实施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