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大盘持续震荡,A股估值水平进入历史底部区域,上证综指、创业扳指、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3.10、38.70、12.04,均处于近三年历史低位。在市场处于低位的背景下,不少大型基金公司在积极布局。回溯历史也不难发现,股市大跌之后成立的新基金往往更容易取得较好表现。
沪市市盈率仅13倍 A股已具估值优势
近期因贸易摩擦升级、资金面紧张等因素影响,大盘持续震荡,A股估值水平进入历史底部区域。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上证综指、创业扳指、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3.10、38.70、12.04,均处于近三年历史低位。
从A股看,沪市市盈率已处于历史低位,而对比外部市场,目前主要经济体股市如德国DAX指数的PE为14倍,日本日经225指数的PE为17倍,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的PE都是25倍左右,沪市估值明显低于这些市场,估值优势显现。
太平洋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对比2013年6月25日和2016年1月27日两次市场低点的A股指数估值,目前重要指数估值向下空间有限。
招商证券分析称,A股进入8月份,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提升,个股机会将明显增多。这主要有4大原因,首先,有关政策预期逐渐提升,从而缓解海外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其次,市场流动性继续边际改善,央行或将调整MPA部分考核参数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再次,8月底MSCI纳入A股市场5%权重中的第二部分,由此将带来400亿元的增量资金。从此前5月份的情况来看,增量资金明显流入蓝筹板块;最后,8月份将进入A股公司半年报业绩集中披露期,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提高。不过,8月份海外不确定因素对市场仍有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