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0月,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正式设立其外商独资企业(PFM WFOE)——东亚联丰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这是华南首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东亚联丰的落户使得前海成为继上海后,全国第二个海外资管机构在境内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的自贸区。
截至2017年12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企业超14万家,注册资本达9万多亿元,其中金融业近6万家,占比达四成。在这些金融业中,有逾3000家是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占了全深圳私募基金总数的七成。
从尽调到风控再到推进项目落地,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在东亚联丰成功落地前海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案例为前海今后引进更多这类机构积累了经验,未来会争取引进更多这些机构。”深圳市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笨飞说。
在全国基金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之际,由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地铁集团携手打造的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在6月28日也正式迎来揭牌壹周年。如今,全国基金小镇的建设已经有多个成功的先例,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嘉兴南湖基金小镇、成都天府基金小镇,作为基金产业高度集聚的新型产业形态,基金小镇受到各地政府的追捧。
做新金融的聚集地
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是由28栋低密度别墅组成的商务集群,位于前海桂湾金融核心片区——鲤鱼门地铁上盖物业区内。谈及“基金小镇”这一区域最初的设想,杨笨飞告诉记者:“这里原本定位为商务办公区,重点考虑引入金融产业,聚集金融业态。”而彼时,由前海管理局发起的金融控股平台前海金控一直在做跨境和金融创新方向的尝试,也正在着手准备打造财富管理平台。“结合前海本身的产业优势,两方一拍即合,基金小镇的构想就出来了。”杨笨飞说。
截至2018年2月,深圳全市在中基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4478家,约占全国20%,位居全国第二;已备案私募产品数量13029只,位居全国第三。其中,截至2017年12月,前海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208家,约占全市73%;已备案私募产品管理规模约1176.62万亿,约占全市70%。
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目前各区的产业定位已比较清晰,其中福田区承载着深圳金融的很大一部分体量,各大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多数在福田聚集,产业聚集效应非常明显,前海为何还要打造一个基金小镇,其差异化的定位和功能是什么?
在实地调研中,杨笨飞指出,我们发现一方面前海这些年投入的办公用房还是不够,跟不上与日俱增的注册企业数量,对企业的办公集聚形成掣肘;另一方面,各项配套已经成熟的区域的租金也日渐高涨,部分金融机构也开始寻找其他办公物业。
“福田区以总部金融和传统金融为主,而前海做增量金融,主要以新金融业态为主。”杨笨飞介绍,前海金融业已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高度聚集的创新型金融业态和活跃的跨境金融业务,这使得前海发展基金小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产业配套日渐成熟
对标美国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基金小镇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全国共有已公开的基金小镇45个,广泛布局在北上广深以及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
纵观这些基金小镇,几乎都以当地政府给予的财政和政策优惠吸引企业入驻。比如,杭州玉皇山基金小镇给出的政策是,企业纳税额地方留存部分前三年全返,后两年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