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极必反,在3月“冰火两重天”行情中表现淋漓尽致。去年累计较大涨幅的蓝筹股跌跌不休,大跌的中小创个股是连续大涨。分析认为部分个股由于跌幅较大,一旦指数企稳反弹也将会是非常凌厉。从风险收益角度来分析,超跌股经过连续下跌后边际风险逐渐减小,而边际收益开始增大,所以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滞涨超跌股。
“没有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的股票,机会是跌出来的。”券商对记者表示,历次行情均有暴炒的大牛股出现,不过股价一旦脱离基本面的支撑出现价值回归。部分股票超跌可能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伴随着A股估值中枢的上移以及在反弹背景下出现的震荡,涨得少或没涨本身就是一个亮点。
市场人士指出,从以往经验来看,在每轮行情中,个股先涨后涨都会涨。在震荡整固的行情中,拉升潜力较大的多是超跌股、滞涨股。超跌股更是由于股价跌幅较深,如同被压紧的弹簧一样,积蓄的反弹动能十分强烈,往往能爆发出强劲地反弹走势。逢低潜伏一些有业绩支持的超跌公司,耐心等待上涨时机到来是个不错的策略。
超跌滞涨股数量多、品种杂。那么该如何选择呢?市场人士表示,股票超跌或滞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股本身基本因素变化所导致的超跌,如企业利润完成情况太差等;另一种是技术性的超跌,即大盘下行时,其跌得更深更快等。在布局上,第一种个股只能做短线的技术反弹,第二种则可看视公司基本面,持有相对长一些时间。
其建议从两个角度布局:一方面关注大股东增持的中小盘超跌股。大股东对公司的基本面和发展动向更加清楚,大股东主动增持表明他们看好公司未来的价值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关注基本面有望出现拐点或具备改革预期的滞涨、超跌股。
标的方面,建议在以下三类个股中去挖掘:一是跑输大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中有较好发展前景且有一定业绩支撑的个股。二是一些低价、估值还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股。三是历史上股性活跃的相关个股。
主线二:医药生物
3月份以来,虽然科技股全面爆发,但难掩医药生物板块锋芒,板块内多只个股创出阶段或历史新高。市场人士表示,医药生物股上涨动能来自两方面。其一,2016年-2017年板块连续两年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估值端具备优势;其二,2017年行业增速已经明显触底回升,且新的变革不断出现,赋予了行业更为充足、更为乐观的成长预期。
广发医疗保健基金基金经理邱璟旻表示,近期医药生物热度提升总体源于三个因素:首先,行业复苏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医药行业在2016年四季度到2017年二季度完成筑底,之后基本上呈现缓慢抬升的趋势;第二,政策改善,行业正本清源;第三,股票估值合理甚至被低估,机构配置比例低,大部分的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估值基本在当年的25-30倍之间。
邱璟旻预测,医药板块将开启大级别的上涨,并将会持续1-2年的时间周期。行业已经理顺,就看企业往什么方向发力,已经发力的企业就会走得快一些。从细分行业来看,第一看好创新药产业链企业以及医疗器械;第二是医疗服务;第三是有稳定、持续高增长的企业;第四是拥有新商业模式的企业。
长盛医疗行业量化配置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王超认为,目前医药行业正处于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当前投资布局医药行业是一个合理的时间点。王超还认为,在医保制度改革红利释放、机构持仓较低及今年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市场的防御情绪升温。这也是他判断目前医药板块处于新一轮牛市起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