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分析 >> 正文
东方基金走下坡路 陷“内讧门”后遗症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8-26 11:09:42 点击数:
分享到:

资料显示,付勇在上述“内讧门”会议召开10天后正式离职,加盟长信基金,当年5月东方基金原专户总监钱斌也跟随付勇加入长信基金,2010年8月东方基金原董事长李维雄也宣布离职。此外,当年东方基金还进行了董事会换届,董事会成员几乎进行大换血。2011年3月,东方基金宣布由时任大股东东北证券总裁、副董事长杨树财接任空缺董事长一职。不过,到了2011年12月,该公司董事长再度换帅,杨树财离职,崔伟接替。

2012年4月,东方基金“内讧门”另一位主角、原总经理单宇也因工作调动原因离职,同月副总仝岩也因个人原因出走,9月公司总经理一职便由孙晔伟接替。进入2013年,人事变动仍未休止,继付勇之后的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东方基金公司原投资总监庞飒在3月离职。资料显示,2011年末,庞飒管理的东方精选业绩出色,与华夏基金前基金经理王亚伟、新华基金原基金经理王卫东角逐业绩冠军,使得东方基金再度赢得业绩黑马的称谓,庞飒的离职再度让东方基金失去一名投研强将。

近两年里,东方基金的人事一直维持动荡格局。2014年4月,公司原副总经理王兴宇也于2014年4月因个人原因离职。2015年东方基金也有多达3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分别是于鑫、张岗、呼振翼。

排名不进反退“基金高管的频繁离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公司管理层的高度压力以及人才流动。而明星基金经理或者管理支柱的离职会对基金公司带来较大影响。比方说基民鉴于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可能会赎回基金进行观望,或者高管的离职会引发内部混乱,人心不稳。”格上理财研究员张婷指出。

事实上,频繁的人事变动除了给东方基金带来人心不稳的因素外,也间接影响到了公司整体的规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近年来,东方基金整体规模排名出现下滑,规模增速也远不及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2011年末,东方基金规模虽然仅有82.25亿元,但行业规模排名还在第46位,但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末,东方基金311亿元的规模行业排名却已下滑至第51位。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同东方基金一样于2004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天弘基金、中银基金、上投摩根、华泰柏瑞、申万菱信等均已将东方基金赶超,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末,规模分别达到8505亿元、2444亿元、929亿元、877亿元和380亿元。在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东方基金大股东东北证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东方基金的盈利情况也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2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64亿元大幅下滑65.37%。

在张婷看来,基金公司高管和人事变动对于中小公司很可能在公司发展的策略上会有变化,影响会比较大。投资者需警惕的是,由于基金公司内部管理不善或人事纷争导致的高管离职,这类高管变动通常不意味着问题的终止。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公募基金人才失血加剧,基金公司也开始通过相应的激励制度留住人才,试水事业部制、股权激励制度等,然而东方基金却一直没有相应的动作,对此市场分析人士也建议,首先应针对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建立事业部或者实行股权激励,留住高端人才;其次,减少大股东对于公司管理的强势干预;薪资待遇方面,对于业绩突出的奖励要到位。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