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非坦途
浙江东方重组预案披露,浙金信托去年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下滑,注册资本金仍然停留在5亿元。
资料显示,在信托行业实现稳健增长背景下,2015年浙金信托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下滑,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净利润6401.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4.17%和17.83%。
此外,近年来,监管层逐渐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信托行业监管体系,《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也将信托公司注册资本门槛提升至10亿元。去年以来,信托公司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增资潮。
对于浙江东方此次重组,外界也充满期待,希望对浙金信托有新的注资行为。不过,重组之路却不顺利。
“重组的问询函上交所要求3月底回复,但还有一些问题还在沟通,复牌时间我们也不好说,财务总监和董事辞职可能不会有影响。”浙江东方证券事务代表姬峰表示,“现在讨论重组能否成功还不好说,最终还是要等待证监会的批准才行。”
左手融资右手理财 润邦股份究竟差不差钱?
4月19日,润邦股份连发了35个公告,公告内容涵盖2015年年报、终止股权激励、终止实施港口装卸装备项目等多个方面。本报于2015年4月20日刊发《润邦股份年报爆冷亏损4.6亿元业绩不达标股权激励夭折》一文,记者发现,除2015年度单季亏损4.73亿元,全年亏损4.6亿元这一事实令人咋舌外,润邦股份在2015年8月25日完成6.462亿元资金募集当日即购买了理财产品,并且公司自2015年10月29日起至2016年2年27日期间,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专项存储账户银行上海银行一直都有购买理财产品,资金在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不等。
融资到手即理财
2015年8月25日,润邦股份披露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公告书。据公告,公司以10.77元/股的价格向公司控股股东南通威望实业有限公司及西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国海创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机构发行6027.985万股,共计募集资金6.4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的募集资金净额为6.27亿元。该笔募集资金到账和验资时间为2015年8月11日。
巧合的是,据2015年年报披露,8月25日,也就是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宣布完成的当日公司即在中国银行购买了2笔理财产品。此后公司陆续在中国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等共计7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共计63笔,金额最小150万元,最大1亿元。截至2015年底,尚有部分理财产品未到期,到期收益为428.62万元。
闲钱之疑
据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表述,委托理财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闲置资金。报表显示,公司账面资金充裕,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上年上升204.87%,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和股权激励获得资金增加。截至去年年底,公司货币资金6.35亿元,其中库存现金47.4万元,银行存款5.6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7378万元。
眼下主业不济公司用自有多余资金投资理财产品,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并不足奇,但若上市公司理财用的竟是募集资金,就要让人另眼相看了。
记者注意到,在公司发生的63笔理财交易中有6笔交易来自于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存放的上海银行。这6笔交易起始于2015年10月29日,截至年报披露,尚有4笔交易未到期。从交易金额上来看,1笔2000万元、3笔5000万元、2笔1亿元,合计3.7亿元。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相关规定,“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集中管理,专户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或用作其他用途”。
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公司会用募资置换前期投入的自有资金,或以补充流动资金为名,将募资变为自有资金,以躲避监管,之后再投向理财产品市场。
根据润邦股份前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方案,公司募集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润邦股份的理财资金与募集资金是否具有关联性呢?记者就此致电润邦股份董秘谢贵兴,谢贵兴没有直接回答两者的关联性,他表示,公司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后即变成了自有资金,对于这部分资金公司是可以自由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