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习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当月27日,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风情街盛大开街,成为我国第一个全景展示丝绸之路沿线20余个国家历史风貌、异域风情、文化旅游亮点的特色街区,使游客可以原汁原味地体验、欣赏、消费来自丝绸之路的特色商品、特色餐饮、特色演艺和特色建筑,实现“一小时穿越丝绸之路”的梦幻之旅;大唐西市国际古玩艺术城是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管理最规范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国内外千余家古玩商和文化艺术品经营机构云集在这里,成为古都西安新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大唐西市连续承办了五届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国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投资建设了大唐西市非遗城,将陕西107个市县的非遗项目汇集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产品展示和活态传承,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大唐西市建设有国际会展中心、艺术馆、金色演艺大厅,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大型场馆设施,每年举办“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和“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等三大会展品牌活动和40余项国内外大型展览和文化论坛,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文化机构和数百万游客前来交流考察和参观,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打造了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高端平台,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著名文化会展品牌;大唐西市秉承盛唐长安西市文化交流和时尚娱乐中心的历史文脉,打造“胡姬酒肆”丝绸之路演艺中心(已被文化部列为“2015年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形象地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沧桑、名人轶事、文化沿袭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功绩。

2010年起,大唐西市策划实施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这项迄今中国美术界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历时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跨国艺术交流与创作活动,已经组织100多位著名艺术家到丝路沿线国家采风考察,创作的200多幅反映丝绸之路遗址遗迹、民风民俗和地域特色的精品画作,参加了中国与土耳其建交40周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中国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尼亚建交20周年等庆典活动,传播了中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理念,受到丝路沿线国家的高度评价,成为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动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创新之举。此项活动今年将突出进行“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考察创作。此外,从今年起将特别邀请国外美术家对丝绸之路中国段进行考察创作,开创文化“请进来”的新模式。

2014年,大唐西市策划承办了“一条丝路两城歌”文化交流主题活动,使代表西方文艺精粹的意大利歌剧和中国百戏之祖的陕西秦腔首次同台献演,在丝路起点唱响了“东长安、西罗马”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同台戏,在丝路沿线国家引起了热烈反响。在2015年5月的“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大唐西市文化分会”期间,大唐西市策划举办了“一条丝路两城歌”中国和西班牙文化交流主题活动。中国的古琴、秦腔、民歌和西班牙的歌剧、弗拉明戈歌舞同台献演,共同演绎了“东长安、西马德里”的文化交响乐,在西班牙等沿线国家引起轰动,形成了丝路文化演艺新品牌。

大唐西市集团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和复兴丝绸之路文化为己任,开创了以社会力量、民间资本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址的先河。在充分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恢复了隋唐西市九宫格局的历史风貌,传承了城市文脉,避免了“千城一面”,使历史遗址不再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文化事业不再是国家的财政负担。使历史文化成为可视、可感、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赋予了城市新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了一条“以商养文、以文促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典范单位”、“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等荣誉称号。目前,大唐西市园区已安排就业近2万人,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整个园区建成后将安排就业3万人,每年可向国家交纳税金5至6亿元,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