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专区)
市场建设再进一步 三大交易所拟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沪、深交易所和中金所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三大交易所于7日晚间发布交易规则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在基准指数、熔断阈值、熔断时间、熔断范围等方面做出详细安排。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指数熔断机制采用双向熔断,即涨跌均熔断,这更有利于抑制过度交易,控制市场波动。
骤减九成 三大期指成交量创历史新低
中金所新规实施首日,股指期货成交量大幅萎缩,骤减约九成。从昨日的成交持仓来看,三个期指品种成交极度萎缩。三个品种总成交量共7.62万手,较9月2日减少了92.46万手,下降92.39%,成交额减少92.15%,持仓量下降16.05%。
上证市值百强ETF拟终止合同 或成首只清盘ETF
长盛基金今日发布公告,拟于10月12日以现场开会方式召开上证市值百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持有人大会,对该基金终止上市和终止基金合同议案进行表决。如果该议案获得通过,上证市值百强ETF将成为首只清盘的ETF.
ST景谷国有股转让设门槛 受让方需向当地巨额投资
ST景谷昨日宣布二股东景谷森达所持国有股权拟公开转让,今日就列出了意向受让方的资格门槛:不仅总资产不得低于10亿元,还要求连续三年盈利,同时需在景谷当地投资2至3亿元,且保证不支持将ST景谷迁出景谷,而这一切所换来的,还仅是ST景谷的二股东之位。不过,巧合的是,刚刚上位ST景谷第一大股东的广东宏巨,正好符合受让资格中的若干财务指标。
两融余额三个月缩水近六成
两融余额从9600亿增长至2.27万亿用时半年,从2.27万亿降至9622.62亿,却只用了3个月——这场清理场内杠杆的运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前所罕见。据统计,截至9月2日,沪深股市两融余额为9622.6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31.22亿。两融余额已连续12个交易日下降,回到2014年12月中旬水平。这也是两融余额自2014年12月18日以来,首次跌破1万亿元。
航运央企合并传闻再度蔓延 招商轮船外运发展同时澄清
央企合并传闻已从中海、中远传导至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至此,四大航运集团已悉数进入坊间设定的合并序列。不过,这一消息并未获得官方层面的权威证实。今日,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轮船和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的外运发展同时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均未收到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招商局集团与中外长集团重组事项相关通知。
中炬高新定增募资45亿 前海人寿一致行动人包揽
终止重组改非公开发行后,中炬高新(600872)今日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 亿元,由公司第二大股东前海人寿一致行动人包揽。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宝能系”钜盛华的实际控制人姚振华将变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今日起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