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A股调整未到位 勿随意抄底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6-21 15:42:20 点击数:158
分享到:

上周我提到,尽管5月份经济数据较为积极,经济企稳的信号十分清晰,但股市可能迎来300~500点的调整,而这一周股市的表现说明:笔者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了!

近期市场投资逻辑梳理

本周在没有任何利空消息的情况下A股市场全面暴跌,不仅上证指数下跌687点,跌幅达到13.32%,而且与股指期货相对应的三大股指跌幅全部在13%以上,可见这是一次全面而系统性的下跌,并非什么突发性利空因素所致。

近期笔者一直在提示市场下跌的风险,通过几条逻辑主线证明我国形成大牛市的基础条件并不成立,如果说依靠政府的力量调动巨量资金把市场拉高一、两倍并不难,难的是顺从市场规律,符合博弈机制,让市场长期持续地“牛下去”。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市场普遍认同的这次大牛市的逻辑:

1,我国宏观经济探底成功,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2,房地产见顶回落,导致财富表达形式根本性改变,引发30万亿~50万亿存量资金进入股市。3,中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导致万亿外资入市。4,央行将实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5,改革焕发国企活力,在互联网+的改造下,经济否极泰来从而大幅提升其估值体系。

这个框架是股评家们锻造出来的,很多说法似是而非甚至张冠李戴,笔者曾经专文批驳过这五大观点。这五大理由不管在逻辑上多么不堪一击,但在赌博式的A股市场,这种所谓牛市还真被忽悠起来了。笔者一直说,在大资金的驱动下,股市暂时可以“牛”起来,但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一年。一年后,聪明人就会验证这轮牛市的逻辑,如果被事实证伪,投机力量就会夺路而逃。

第一,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表明,我国不可能再次进入7%以上的所谓中高速增长周期。从结构上说,我国的经济质量是在改善,但由于投资增速的持续下降,传统意义上的新周期已经没有希望了。

第二,3月份以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复苏打破了很多人的美梦。本来大牛市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房地产下跌,资金向股市转移的假设上的,但今年以来地产销售增幅的持续上涨,使这轮牛市的核心逻辑受到挑战:房地产真的见顶了吗,资金会持续流入股市吗?如果地产熊市不成立,据此推论出的股市大牛就不着边际了。

第三,摩根斯坦利公司在6月初开会,暂时拒绝把A股列入新兴市场指数。显然,大摩清楚把A股列入指数的市场效果和恶劣影响,强行把中国列入固然可以取悦中国股民,但它自己的专业形象会从此消失。大摩虽然声称“暂时”不列入,但是这个暂时是1年还是3年?也许是A股跌破3000点之后。

第四,说央行实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毫无依据,我们一直在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M2的增速是近15年来最低的,最近又开始启动了正回购,停止短期融资的续作。很多人天真地认为央行会连续降准,笔者认为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经济既然企稳了,货币政策中性是最佳选择。

第五,国企改革是理顺企业运行机制,互联网+改造传统经济,属于结构性改革,对总量影响不大,它是质量提升而非规模扩大,因而对股市估值提升没有特别意义。

下跌将会继续

谎言不是一天戳穿的,市场也是逐步觉醒的。在最近一个多月里,上述五大命题一个接着一个被证伪,导致股指期货空盘量的急剧提升,本周的市场暴跌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资金流测试系统观察,近两周集团性资金流出接近1万亿元,说明大资金已经做出了理性的判断;各大券商把一批批的高估值股票从融资抵押池里剔除,显示了他们的专业素质,这并不是证监会刻意打压股市。

这一轮市场下跌完全是理性的,下跌600多点毫不过分。就历史均值和横向比较而言,A股依然没有下跌到位,考虑到融资盘爆仓被迫止损的因素,市场再跌400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下周的操作,空仓者可以酌情参与部分优质个股,但以为这是一个大牛市的绝对抄底机会,还有点牵强。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