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成闪耀明星 未来将重点关注蓝筹股估值修复
创业板成闪耀明星
经过周一的惊魂一日,19日晚间,针对市场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有意联合打压股市的猜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这与事实不符,市场不宜做过度解读。证监会星夜救市,给投资人吃了“定心丸”。昨日大盘强劲反弹,上证综指上涨1.82%,相比前一日两市160只股跌停,昨日出现下跌的不过44只,而中国南车等90只股涨停。
盘面上,券商股成为昨日唯一“受伤”的板块,整个重挫5.01%,除了国信证券和东北证券收红外,其余17只股全部收绿。中信证券仍处在调整的中心,开盘跌停,盘中随着大盘的走强有所波动,但收盘仍大跌9.89%,也是昨日的跌幅冠军。此外,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的跌幅也超过8%。
创业板则成为最闪耀的明星,昨日大涨逾70点(4.34%)站上1700点整数关口,报收1700.94点,刷新创历史新高。医疗器械、国产软件、移动支付、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次新股、物联网、食品安全、在线教育、交运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伴随着指数创新高,昨日有爱尔眼科等10只创业板股站上了历史最高点。创业板自诞生以来,有不少牛股产生。据同花顺统计,截至昨日,有146只股自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00%,其中上海钢联成为涨幅冠军,2011年6月8日上市以来,复权上涨1084.6%,这也是创业板唯一翻十倍的个股。
指数大幅反弹,抄底资金也争相涌入。据万隆资讯网的统计,昨日共有100亿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电子信息和电子原件成为吸金“神器”,两板块合计吸金72亿元。而证券、保险和银行板块继续遭遇踩踏,合计流出73亿元。
基金调仓踏错行情
昨日二八现象逆转,打得机构措手不及。昨日2014年首批基金四季报披露,整体来看,去年年底的蓝筹行情,让基金慌忙调仓,以致踏错行情。
一直挚爱成长股的中邮核心主题也在去年年底改变了自己的投资思路。该基金表示,2014年11月底降息以来,市场风格从成长股转变为以金融、建筑建材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股,流动性充裕和对“新常态”的信心成为支撑大盘快速上涨的动力。目前流动性仍然宽裕,今年的操作思路可能仍集中在蓝筹股身上。
兴全商业模式股票基金也表示,虽然宏观经济的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但在利率下行过程中居民资产再配置的局面必将出现,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在2014年赚钱效应的带动下将出现较大幅度提高。未来将重点关注蓝筹股估值修复,同时关注在本轮调整过程中业绩有保障的上市公司长期投资机会。
招商安泰混合股票基金认为,当前政策面继续宽松,经济复苏预期上升,A股上涨的逻辑更趋坚挺,继续对下一季度A股市场保持乐观,看好银行、地产产业链、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板块机会,同时关注成长白马的投资机会。
而上述三只基金此前的投资风格一直是看好成长股,不过去年底的匆忙改变似乎并不讨好。据同花顺统计,昨日中邮核心优选的跌幅为5.3%,兴全商业模式下跌5.52%,招商安泰混合下跌3.61%。
“从昨日的表现来看,这些基金的大部分仓位应该在蓝筹股身上,才会导致这么大的跌幅。此前这些基金最爱成长股,特别是中邮核心优选,去年前11月还稳坐股基冠军的宝座,11月后随着大蓝筹的上涨,其排名快速下跌,有可能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进行了调仓换股,导致没有跟上今年年初的这波小盘股的行情。”某吴姓评论人士表示。
拉锯战将是交易特征
昨日信息时报记者梳理A股历史数据发现,沪指有112次跌幅超过5%,暴跌后一个交易日,有69次出现反弹,占比近62%;后5个交易日总体实现上涨的有55次,占比49%;后10个交易日总体实现上涨的有57次,占比近51%。其中牛市反弹的更为确定,大跌次日百分之百反弹。昨日市场的大涨,和此前的规律再次不谋而合,这是否预示着大盘后续仍会走牛?
昨日数据调查显示,有65.1%的投资人认为市场经过这一波调整,会继续走强,高点会在4000点左右。完全看空的投资人仅有17.9%,处于今年的低点。
昨日中欧基金曹剑飞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我们认为市场回调空间有限。第一,根据我们对2015年的A股盈利增速15%的预测,假设大盘只涨盈利不涨估值的情况下,上证指数将对应3000点左右。第二,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和制度改革,这两个推动本轮市场上涨的逻辑仍然没被破坏,只是对融资融券的控制让走势节奏有些变化。经过此次调整,市场风格可能会进一步均衡化。2015年市场可能不会以大小盘为风格区分的标准,而是以基本面为依据的结构性行情。继续看好国企改革主题以及在经济企稳的大背景下中游细分周期性行业的复苏。”
中金公司表示,从经验上看,监管层出台类似不影响市场基本面的举措不会改变市场原有趋势。从估值来看,市场整体估值并未高估,沪深300目前的估值依然明显低于过去十年的均值水平。更为关键的是,货币政策以及实体经济基本面走势。目前实体经济中的融资成本并未因为过去的一次降息而下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也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迹象。通缩压力逐渐加大,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压力增大。虽然不能排除央行并不一定按照市场预期的节奏放松的可能性,但在确定的通缩压力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继续放松依然是大势所趋。因此,中期来看,从2014年年中开始的A股市场重估还有明显的空间。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的态度则相对谨慎,他认为虽然“洗洗更健康”,目前来看“1·19”不会重蹈“5·30”覆辙,但是今年的行情,肯定不会像2014年那么风平浪静。通货紧缩、汇率贬值、债务风险和地产泡沫、国有股减持等风险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会打断市场向上的趋势,第二季度风险相对较大。2015年周期股或成长股的拉锯战将会是明显的交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