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被称作“人形机器人心脏”的卧龙电驱,如今怎么样了?
12日,电机“老大”卧龙电驱在投资者关系互动中明确表示,公司机器人产品营收目前占比较小,仅为2.71%,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这无疑给火热的机器人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投资者纷纷重新审视卧龙电驱的真实价值。但坦白来讲,如今的机器人行业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并且它只是卧龙电驱在规划中的第二成长曲线,业绩落地占比小是很正常的。
而相比人形机器人落地,卧龙电驱近来的资本动作更引人深思。
今年上半年,卧龙电驱大动作不断,先是终止了旗下子公司浙江龙能电力的IPO进程,并将其打包卖给了卧龙资源,后又全力推进卧龙电驱H股上市进程。
如此频繁的资本动作背后藏着的,到底是卧龙电驱对未来发展的“惊天布局”还是“另有考虑”呢?
要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缕清公司正在做什么以及未来还要做什么。
上面提到,人形机器人算是卧龙电驱的第二增长曲线,那公司正在做的主业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电机。不论是日常空调用电机还是水泵等工业用电机,抑或是技术壁垒更高的防爆电机,公司都有布局,主打一个“全品类、广覆盖”。
2024年,工业电机和日用电机合计为公司贡献了超80%的营收。若以收入计算,公司2024年在全球防爆电驱市场排名第一;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工业电驱市场也排名全球第四,稳居前列。
可谁又能想到,如今在全球市场叱咤风云的卧龙电驱起初也不过是个家底只有10万元的小厂。
1984年,创始人陈建成拿着筹来的十几万资金,与五位工友一起创办了卧龙集团的前身——上虞县多速微型电机厂。
凭借在电机产品上的精益求精,电机厂很快就取得了年营收100万的好成绩,还借势让“卧龙电机”成功注册成商标。至此,公司摆脱了“白牌”桎梏,开始走“品牌化”路线。
短短几年,卧龙电驱就揽获了南阳防爆、BrookCrompton(伯顿)、Morley(莫利)、LaurenceScott(劳伦斯)、Schorch(啸驰)、ATB(奥特彼)等国内外百年电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能这么快弯道超车的原因其实也并不难猜,公司一直在“买卖资产”。
“买资产”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企业并购、强强联手。从奥地利ATB集团,到南阳防爆再到通用电气,卧龙电驱直接用“买买买”快速铸高了在行业和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那“卖资产”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7年,卧龙电驱就将旗下银川变压器等业务卖给了红相电力;2025年,公司再次处置了本打算独立IPO的龙能电力和其他储能类子公司,得到了7.26亿的非经营性收入。
回头看,卧龙电驱两次“卖资产”的动机其实是一样的,就是给“主业瘦身”。
卧龙电驱真正有竞争力且能提供较多利润的始终都是电机,大部分变压器和风光储能子公司在被卖掉之前就经常处于亏损状态,不仅不能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来源,还加重了公司债务。
与其说“卖资产”这一举措是公司在权衡利弊后的“弃小保大”,倒不如说是更看重自身在电机领域的未来,打算集中全部资源让电机业务再上一层楼。
这其实是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因为伴随传统工业电机需求增速趋向稳定,预期高需求的低空飞行器电机、人形机器人电机成为卧龙电驱将来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一提到卧龙电驱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实际上,早在2014年公司就收购了意大利最大机器人解决方案商SIR并成立了希尔机器人,主攻工业机器人赛道。
经过多年发展,希尔机器人已经具备了机器人生产系统的解决方案能力,并斩获了法拉利、兰博基尼、奔驰等全球级客户。或许正是希尔机器人强大的专业实力,促成了卧龙电驱和智元机器人的持续深化合作。
而卧龙电驱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角色也不难猜,就是关节。目前,公司已成功试生产通用关节模组,并将研发方向再次拓展到功率和技术要求更高的高爆发旋转关节模组,旨在高效打通人形机器人核心脉络。
这一市场空间具体有多大?
智元机器人自己就给出了答案。按2025年千台出货量的目标计算,一台人形机器人需要26个无框力矩电机,单价平均在400元。那仅无框力矩电机产品,卧龙电驱就有约5千万的市场空间。
更遑论,卧龙电驱的“靠山”不只有智元,还有宇树和深科技。间接持股宇树科技以及与云深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都给卧龙电驱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添了一把火”。
如果说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是一片星辰大海,那卧龙电驱无疑已经拿到了这片大海的“通行证”。
同时,在国家大力倡导的低空经济领域,卧龙电驱进度也没有落后。
2023年开始的低空经济热潮在各方势力的助力下高速发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沃飞长空、山河星航、中国商飞在内的众多垂直起降机(eVTOL)企业纷纷通过权威认证,向eVTOL落地迈出了一大步。
巧的是,卧龙电驱就是上述三家公司都有合作。要知道,eVTOL的认证一般都是以整机形式进行的,认证周期能长达4-5年,认证成功后若更换零部件供应商还得重新认证。
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成本,沃飞长空等制造商也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这种高粘性特征或能助力卧龙电驱牢牢抓住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市场。
那么,在卧龙电驱织就的这张“万亿大网”中,港股上市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简单来说,就是给公司当投资人和宣传大使。
人形机器人如何“烧钱”已不用过多赘述,近两年,卧龙电驱仅在研发上的投入就高达6亿,再加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高额期间费用不断侵蚀着公司利润。
而且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工业电机近年来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火热了。不仅客户回款变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96天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天,营收速度也在肉眼可见的降低。
2025年上半年,卧龙电驱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0.66%至80.31亿,公司急需开拓新的融资通道以保证资金链安全。
在卧龙电驱的身上,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产品上,公司坚持传统的精益求精;在企业管理上,它又善于用现代的资本手段快速将自己做大做强。
从低空经济到人形机器人,卧龙电驱凭借在电机领域的经验多次卡位高成长赛道。接下来,若卧龙电驱成功完成港股上市这一关键环节,其“万亿市场”布局或能加速启动。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X的短线玩家发哥,职业选手,新时代龙头玩家,纯粹游资打法,擅长把握热点风口,聚焦主流,围绕最强主线主做最强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