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公司当前的股东主要是什么情况?公司有哪些子公司以及其业务性质?
答:公司的股东主要是以前的创始团队,管理思路战略非常稳健。公司旗下控股了一些子公司,包括为MT插芯等上游物料供应商提供服务的子公司,以及像PLC平面光波导瑞芯源等供应商。此外,为了开展海外业务,还在香港成立了贸易公司。整体结构简单。
问:公司如何对待员工,是否有激励计划?
答:公司对待员工十分呵护,在同地区工资、福利水平较高,并在2024年实施了公司员工持股的激励计划,目标不高但基本超额完成,对员工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问:公司主业的潜在看点是什么?公司远期发展空间较大的方向是什么?
答:公司主业与MPO及光模块行业密切相关,随着AI建设浪潮的增长,将对公司传统业务业绩带来重大贡献。公司远期发展空间较大的是CPO领域,传统交换机逐步升级到带光引擎的CPO交换机,光纤连接成为重点。CPO交换机带宽密度非常大,单位带宽能耗非常低,因此催生了北美客户的需求。例如英伟达GTC大会已发布三款CPO交换机,其中一款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从成本和功耗角度,都会比现有的网络方案有一定优势,CPO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问:公司目前在MPO领域的市场情况如何?
答:根据行业市场规模测算,到2025年,整个MPO数通市场规模可能达到二十多亿美金,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30亿美金以上,而公司在该市场的份额约为10-15%,具有较高的龙头地位。
问:公司在插芯元件方面有何突破?
答:公司与日本资本共同成立的特思路公司研发了MPO连接头中最核心的MT插芯部件,目前常见的超低损插芯已通过大客户和终端客户的认证并批量出货,显著提升了毛利率和净利率。
问:光连接或MPO环节有哪些变化趋势?
答:随着CPO交换机的发展,外部光纤连接器将从MPO升级到MMC连接器,同样ERU高度的面板,如果放一千多根光纤,原有的LC可能放不下,因为LC是一收一发,数量较多放不下,MPO16也不行,因为CPO交换机还需要额外占用面积,需要外置光源,所以也放不下,现在能放下的主要是MMC。因为MMC连接器体积更小,仅为MPO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光纤密度更大,同样ERU高度的面板,可以放下的MMC所对应的通道数可以达到1000多根甚至3000多根,更适合大规模使用。
问:目前MMC环节量产厂商有哪些?
答:主要是康宁上海和太辰光,公司在MMC供应格局好,利润率潜力较大,后面几个季度可能会看到更加明显的利润提升。
问:交换机内部线路方面有何变化?光纤柔性板有何优势?
答:以前普通的交换机里完全没有光连接的部分,只有一个PCB板,但是到了CPO时代,1000多根光纤都要引入到CPO里去,引入到光引擎侧,所以就需要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去更加紧凑的把上千根光纤摆放在一起,便于现场施工人员去安装、运维、测试。因此,使用光纤柔性板去做理线,现在逐渐成为一个主流的方案。太辰光在这方面也具备自动化路由设计,自动化布线,自动化的测试等环节的能力,也跟很多大客户有对接,未来在CPO的时代,也是有机会的。
问:线缆、光纤连接器和光纤柔性板方面有何发展空间?
答:一方面,CPO更远期的叙事可能是GPU直接出光,现在的GPU可能还是用网卡和光模块,可能就连16根光纤,如果是GPU直接出光,可能1个GPU就要连60多根光纤到100多根光纤,光纤用量会大幅增加,因此对应的线缆,、连接器的用量也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现在一些骨干电信光交换、光交叉等环节,已经开始用光柔性板去做光背板,未来正交背板也有可能变成光背板,去做GPU或者交换机的直接互联,具有远期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