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央行发布2025年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25-4-14 9:51:59 作者:zwn  次阅读 分享到:

 4月13日,央行发布2025年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月加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增速基本稳定,金融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稳固的支持力度。

多重积极因素驱动

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3月经济仍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信贷需求有所回升,推动贷款增长好于预期,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增多等因素,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有所上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还未考虑地方债务置换因素的影响。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

业内专家分析,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今年3月除了贷款外,政府债券增长较快,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3月政府债券新增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维持较快发行节奏,短期看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归还银行贷款,可能会影响信贷总量,但长期看有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腾挪出更多地方财力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近期财政部还公布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专家表示,为国有大行补资本,能够增厚银行安全垫,更好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预计未来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多重积极因素下,我国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然而,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叠加当前外部冲击加剧的影响,业内人士预计部分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金融部门也在多方施策稳固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挖掘国内有效需求,促进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企业、居民有效信贷需求回暖

业内专家分析,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

首先,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是3月贷款的重要支撑因素。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都有提升,其中制造业PMI达50.5%,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时,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落地,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增多。这些积极因素反映到信贷市场,体现为有效融资需求的回暖。

同时,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主要与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迎来“小阳春”有关。市场机构数据显示,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跃度都明显提升,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整体同比增长20%以上,成交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增多。

消费贷款增势向好也对近期贷款增长有支撑作用。近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很多大力提振消费的措施,政策效果也在显现,消费者更有意愿增加高品质消费。金融系统积极助力提振消费,银行在保证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加大了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并通过丰富金融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等,更好满足了居民消费信贷需求。

此外,业内专家指出,尽管3月人民币贷款增速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还未考虑地方债务置换因素的影响。“去年四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过2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又发行超过1.3万亿元,市场调研初步估算,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1.6万亿元,还原后人民币贷款增速超过8%,贷款支持力度实际上比统计数据还要更高。”

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

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影响加大。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俄乌战争、哈以冲突仍在继续,选举大年后各国内政外交政策也在调整。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在幅度和范围上均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国内学者提到,“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增大,消费者生活成本也在增加。美欧专家指出,全球贸易格局也会遭受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可能出现调整,全球经济秩序受到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货币与通胀、增长、就业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复杂,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调整更多体现为数据依赖,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再像过去线性外推政策走向。

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提早发力,货币政策也继续保持较强支持力度,当前国内宏观调控大的思路上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费,这些都在支持内需加快恢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市场机构普遍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在5%左右。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保持国内经济合理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强韧性,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回旋余地大且富有活力,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合作还会持续积极推进,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干扰和风险冲击。”业内专家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相关内容:
今日早间,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央汇金公司相继发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人民...
2025-4-8 10:15:35
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稳定资本市场答记者问。问:4月7日,中...
2025-4-8 9:28:4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今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
2025-3-27 16:19:31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455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2025-3-26 11:26:39
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
2025-3-25 9:57:18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2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