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的建设旨在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与技术创新。以下是该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1. 发布背景: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2月25日召开,会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该指南旨在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
2. 编制依据: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是根据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的,其编制依据包括相关标准以及国家关于低空经济产业的政策。
3. 主要内容:
行业管理现状:指南聚焦于当前低空经济行业的现状,分析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产业结构特性:指南详细阐述了低空经济产业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标准化建设:指南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化建设措施,以促进低空经济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
4. 政策支持:
深圳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包括《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n
5. 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市还在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通信、导航和监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低空经济的高效运行。
6. 未来规划:
深圳市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的低空起降点,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起降点将涵盖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和公共治理服务等领域。
综上所述,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推动行业规范化,还通过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飞向蓝天的梦想,深圳为你搭建起标准化的跑道
想象未来的一天,你乘坐着小型飞行器,从自家阳台起飞,轻松穿梭于城市上空,享受着空中观光的乐趣。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深圳正在努力实现的未来。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这无疑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指南(V1.0)》提出了“四张网”的概念,分别是“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这四张网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将低空经济的各个要素紧密相连,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设施网:这是低空经济的基石,包括通航机场、起降平台、空中加油设施等,为飞行器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 空联网:通过卫星通信、地面通信等手段,实现飞行器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交互,确保飞行安全。
- 航路网:规划合理的飞行路线,提高飞行效率,减少空中拥堵。
- 服务网:提供空中游览、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多种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指南(V1.0)》明确提出“便于进化”的原则,通过动态兼容和逐步完善,形成一个能够快速响应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的标准体系。这意味着,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标准体系将不断优化,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随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兴起,深圳将逐步完善相关标准,推动eVTOL在空中游览、医疗转运等领域的应用。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空中出租车、空中巴士等新型飞行器穿梭于城市上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据中金公司分析,低空经济市场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加大了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将达3.5万亿元。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深圳无疑占据了有利位置。随着《指南(V1.0)》的发布,深圳将加快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推动产业规范发展,助力深圳成为低空经济第一城。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深圳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布局。
- 整机端:关注中直股份、航天电子、万丰奥威、纵横股份、亿航智能等企业,推动飞行器研发和生产。
- 动力系统端:关注航发动力、卧龙电驱、宗申动力等企业,为飞行器提供高效的动力支持。
- 机身结构端:关注中航高科、光威复材、广联航空、时代新材等企业,为飞行器提供轻量化、高强度机身结构。
- 空域管理端:关注中科星图、莱斯信息等企业,为飞行器提供空域管理服务。
- 适航认证端:关注广电计量、西测测试等企业,为飞行器提供适航认证服务。
- 低空感知端:关注四川九洲、国睿科技、国博电子、纳睿雷达等企业,为飞行器提供低空感知技术。
- 低空运营端:关注深城交、中信海直等企业,为飞行器提供运营服务。
通过这些产业链布局,深圳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随着《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的发布,深圳低空经济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圳将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领军者,引领低空经济新潮流。
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